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1/2 頁)
發動機的溫度高達上千度,如何冷卻就是個技術活,比如,飛機中溫度最高的部件就是渦輪葉片,為了給渦輪葉片提高一百度,國內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開發出來了空氣冷卻的渦輪葉片,達到了和國外同類水平的標準。
這就是把空氣吹到了渦輪葉片裡,這樣強制進行散熱。
而發動機艙裡,也有這樣的裝備。
發動機是高溫的,把這樣兩臺發動機放在機尾,直接包住,放隔熱措施,那熱量只是散發不出去而已,這不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能夠對後機身進行強制冷卻,加大冷卻通用活門開度、調整冷卻氣流流路,這樣或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秦風,你的這個提議不錯!”顧總說道:“這樣的解決方案應該更合適,咱們明天就找606所的同志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606所是搞發動機的,給後機身散熱,如何佈置這些管路之類的,肯定離不開606所的配合。
顧總興奮地拍了拍大腿,其他的人也是看著秦風,第一次發現這個年輕的小夥子,思路倒也開闊啊。
“走吧,咱們去吃飯。”此時,天色眼看就要黑下來了,試飛院的晚飯開始了。
試飛員必須要保持身體素質,所以試飛員的用餐是在專門的餐廳的。
秦風和王昂一起走進了試飛員的餐廳,同時,也認識了其他的試飛員們,這些人,都是秦風以前聽說過的,現在看到了這些前輩,都是由衷的敬佩。
而大家聽說秦風馬上要飛尾旋了,也更是對他無比的佩服,說飛尾旋的,秦風還真是第一個,而且,他也已經成功地從尾旋中改出來過。
一邊用餐,大家就一邊交流起來。
“咱們的殲-8,據說今年要定型的,可是今天看來,咱們的飛機問題還是不少啊。”秦風說道。
在場的一部分是飛殲-8的,聽到了秦風這麼說,也都是覺得很難,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科目都沒有試飛呢。
“秦風,如果你也來飛咱們的殲-8,肯定能快不少,你肚子裡的墨水多啊,今天提出來的建議,顧總都很看重。”王昂說道。
秦風連連搖頭:“我可不行,大家才是真正的英雄。”
當年,祖國是一窮二白的,但是,靠著蘇聯的援助,在第一個五年計劃裡,就建設成為了一個工業國家,這樣的成就讓世界上刮目相看,但是,也隱藏著風險。
就拿航空工業來說,建立的過於倉促和急迫,建國後,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一下子就能自己生產殲-5,殲-6戰機了,可以說,航空科研沒有走過技術積累和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這樣,蘇聯援助的專案雖然提高了國內航空生產的技術水平,但是國內在航空科研條件和最重要的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收穫,在蘇聯專家撤走後,航空科研工作又出現了很大程度上的倒退。
現在,這種形勢下帶來的後果,在殲-8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殲-8僅僅是殲-7的雙發放大版,問題就是層出不窮,比如,當初剛剛造出來,僅僅進行了2次滑行所發現的問題就需要廠、所先後解決85個缺陷。
現在,眼看馬上要定型了,問題還是接連不斷地出現。
“說起英雄來,可不僅僅是咱們,就連顧總,也曾經上過天。”王昂說道。
秦風聽的來了興趣,他看過了耶格爾的自傳,知道試飛員有很多故事,國內的試飛員同樣有很多的故事的。
顧總還曾經上過天,這又是怎麼回事?
看到秦風這麼感興趣,於是,一邊吃著飯,王昂一邊說了起來。
“當初,咱們剛剛開始試飛工作不久,飛行M數在達到0.86的時候就出現了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