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阿斗的苦惱(第2/3 頁)
來,是要和談了?又要給那些金人歲幣錢財?”劉禪用手翻了翻金使帶來的文書,說,“那麼這一條,讓朕向金國俯首稱臣,這一條你們也答應嗎?”
万俟卨適時在下面答道:“臣以為金人不可敵,官家這是效仿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忍一時之辱而已,用金銀珠寶,歲幣來換取兩國和平,避免生靈塗炭實乃幸事。”
……不愧是你,這等侮辱的事情都被說成花一樣,還臥薪嚐膽呢?我呸!
確定不是對金國卑躬屈膝嗎?屈辱啊屈辱!
劉禪坐在上面,看著底下一群官員說來說去,就是沒有說到他想要的點上,愣是沒有人說想要和金人打。
哪怕是那二位皇帝被俘,現在也安於現狀,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話“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畢竟,後來宋朝只要遇到戰爭,直接就不打了,主動上前求和,送錢保平安,破財免災。
岳飛,韓世忠等人雖想要勸諫北伐,但是在宋朝時,武將在對官家的決策上並沒有太大影響力。
因為他們實在不知道官家的態度,武將本就人微言輕,恐因此引火燒身。
其他人如趙鼎,趙鼎屬於比較現實的人。他既對反攻充滿慾望,又對南宋初年的驕兵悍將非常不滿。
其他人就是眼觀鼻,鼻觀心,表現出一種閒事勿擾的狀態。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進行勸諫,讓劉禪居安思危,進行北伐,警惕金人的陰謀。
李光極力陳述:“戎狄狼子野心,和談不可依恃,守備不可撤除。”
胡銓反對議和最為激烈,他上書:“官家,議和是金國的陰謀,臣請求官家斬下万俟卨、王倫、孫近的首級!”
他還表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他寧願投東海而死,也決不在小朝廷裡求活。
底下的大臣爭吵不休,劉禪覺得現在頭好大,要裂開了。
劉禪看著李光等人和万俟卨張俊在爭論,紛紛指責對方是佞臣,不由得想起了出師表的攻略: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趙構是親小人,所以這些賢臣是要離開他了嗎?南宋現在也是岌岌可危。
劉禪看著亂糟糟的朝廷大臣,簡直要煩死他們了!
還是相父最好,要是相父在,肯定可以舌戰群儒,把他們通通幹趴!
好讓岳飛順利北伐!
劉禪把金國送過來的議和條件,讓大臣們相互傳閱,說:“諸位大臣,你們看一下這就是金人同意和談的條件。”
大臣們看著負責和談的使者帶來的金國的條件,頓時火氣都要上來了。
金國卻以歸還失地作為交換條件,提出:
一、南宋要向金稱臣,且金國使臣提出來,宋朝的皇帝必須要跪接金國的詔書,金使跟宋高宗見面的時候,我們倆不能平等相見,大國之臣當小國之主。
金使是上邦來使,天朝來使,所以宋高宗必須要跪接金國皇帝的詔書。
二、南宋每年要貢給金歲幣,宋朝不可以拒絕 。
其實劉禪在飄蕩著那幾千年裡,也是看過宋金和談的人,早就知道金人的醜惡嘴臉,知道他們的狼子野心。
兩國和談,本應該是在平等的地位下籤訂合約,但是金國的吃相太難看了!
1142在識海里說:“弱國無外交,誰還管你的死活?恨不得把所有的利益都吃下去才對。”
但是還有有一些主降派在叫囂了。
“官家,那些一些叫嚷著北伐的人絕對是不懷好意啊!”
劉禪整理了一下思路,對在座的各位大臣說:“沒事,其實朕覺得,印象中叫北伐的都是忠臣,讓他去吧,而且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