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ion Quotient; 簡稱NIQ)為數字鴻溝的綜合性衡量指標,來比較我國不同地區間資訊化程度的差距。國家資訊化指標體系由6大類(包括資訊資源、資訊網路建設、資訊科技應用、資訊產業、資訊化人力資源以及資訊化環境等)共20個指標構成。因此,在這種定義下,數字鴻溝被概念化定義為“不同地區間資訊化發展程度的差距”,操作化定義則為:以NIQ作為一個地區資訊化發展程度的衡量指標系,以各地區之間資訊化發展程度指標值的標準偏差與均值之商(S�D/Mean)為數字鴻溝的具體量度。Jin; J� & Xiong; C� (2002)� “Digital divide in terms of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Quotient: The perspective of Mainl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Digital Divide: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22~23 August 2002; Hong Kong�
從社會學意義上說,在我們談及中產階層的演變時,數字鴻溝的恰當的概念定義應該指“社會各階層之間在使用網際網路上的差別”。這種質的差別通常潛伏在統計數字的深處。“第十五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在網民構成中,收入中產階層的成分並沒有被明顯地突出。
表5…30使用者個人月收入500元以下501~1000元1001~1500元1501~2000元2001~2500元2501~3000元28�019�016�710�75�35�43001~4000元4001~5000元5001~6000元6001~10000元10000元以上無收入3�62�21�01�10�86�2
但從學歷中產的構成來看,網民中的這一比例卻一向明顯偏高:雖然從第四次調查的59%起持續下降,現在,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網民已經只有30�7%,但是仍然是一個驚人的比例。
圖5…1歷次調查網民受教育程度分佈
這說明了以下兩個事實:①知識中產階層對於網路接觸的依賴程度很高,②知識仍然是使用新媒體的主要壁壘。關於後者,有關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的調查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
第十五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有:不懂電腦/網路,40�1%的非網民選擇;沒有上網裝置,23�1%的非網民選擇;覺得上網沒用/不需要,16�1%的非網民選擇;沒時間上網,15�9%的非網民選擇;認為上網費用貴,10�5%的非網民選擇。此外,不感興趣、年齡太大/太小、當地無法連線網際網路、對孩子影響不好、家長/老師不許上網等亦是妨礙非網民上網的原因,分別有7�2%、7�0%、3�2%、1�9%、1�2%的非網民選擇。可見;不懂電腦/網路是影響我國非網民不上網的最主要因素。沒有上網裝置意味著缺少基本的經濟實力,而不懂電腦/網路,在今天這樣的時代意味著文化的落伍——接踵而至的則是階層的劃分。
中產階層正是在這樣的一系列文化和經濟特徵上與非中產階層拉開了距離,與此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媒介接觸習慣:
電視疏離與網路依賴(6)
圖5…2非網民不上網原因
新媒體與新中產階層的資訊需求
對於中產階層接觸網路的時間比非中產階層長這個現象的一個最顯在的解釋是:隨著人們工作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