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2/3 頁)
(1)軍事類:這一類我們不必關心,因為它們主要是屬於戰術轟炸的範圍。
(2)工業類:這是遍佈德國境內的各種各樣的工廠,估計佔地面積約為一百三十平方英里。要破壞這麼廣闊而分散的目標,而且還要讓它們長期地破敗不堪,當然不是閃擊戰能夠做到的。也許需要許多年的努力,需要極大數量的飛機才能奏效。
(3)都市類:主要指城市和城市中的居民,要使他們精神沮喪,引起叛亂。
(4)能源類;主要是煤和石油。煤是德國經濟的動力基礎,但是如果沒有石油,則戰鬥力量就不能發揮作用。空中攻擊雖然很難破壞煤礦,但如果使通向煤礦的鐵路線遭到轟炸。煤礦也就癱瘓了。
在這五大類目標中,後兩種(煤和石油)是最重要的;不過,直到戰爭的最後十二個月,它們才成為主要目標。1940年5月到1944年5月間,不僅沒有集中攻擊他們,相反是很少轟炸它們,而對都市的轟炸倒是不斷地加劇,並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德國的軍事工業儘管遭到了無數次的攻擊,但他們的產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穩步地增長。1945年出版的《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報告》中,有兩幅圖表可以確切地證明這一點。其中的原因之一是:
&ldo;建築物的毀壞並不意味著重要的機械工具也成比例地遭到毀壞。事實證明,敵人能夠搶救機器工具,繼續組織生產,而且速度之快是出人意外的&rdo; [ 作者註:《戰略轟炸調查報告》,第18頁。 ] 。
對都市目標的轟炸,則造成了巨大的物質損失。&ldo;在1939年10月到1945年5月這段時間內,同盟國的空軍,曾對六十一座城市投下總計約一百五十萬噸的烈性炸藥,燃燒彈和殺傷炸彈,這些城市共有居民二千五百萬人……估計約三百六十萬間居民住宅遭到徹底的推毀或嚴重的破壞,共佔德國住宅總數的20%,並且使得七百五十萬人無家可歸。大約有三十萬人被殺死,七十八萬人受了傷。&rdo; [ 作者註:《戰略轟炸調查報告》,第72頁。 ] &ldo;在柏林,據估計全城被毀約6o-70,……四分之三的毀滅是由火災造成的&rdo; [ 作者註:同上,第93頁。 ] 。雖然,對精神的打擊很大,但是實際上,對軍備生產卻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 [ 作者註:同上,第97頁。 ] 。人民對於空中攻擊的心理反應,在調查報告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