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御史(第1/2 頁)
柳寅東
柳寅東,陝西鞏昌府徽州人,崇禎辛末年(公元1631年)考中進士,從天津入京祝賀。
韓文銓
韓文銓,陝西咸寧人,崇禎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進士,擔任偽河南道諫議。
熊世懿
熊世懿,湖廣麻城人,崇禎辛末年(公元1631年)考中進士,擔任偽河南道廬州府尹,另一張名單錯誤地將其標註為防禦使。平日他京城講學,鄉人認為他必會殉節而死,但最終並未如此。
蘇京
蘇京,字培皋,山東安東人,崇禎丁丑年(公元1637年)考中進士,擔任偽江西道防禦使。
陳羽白
陳羽白,字眉大,福建漳州南靖人,崇禎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進士,擔任偽廣東道直指使。
蔡鵬霄
蔡鵬霄,福建晉江人,崇禎戊辰年(公元1628年)考中進士,擔任四川道。《國難錄》記載:擬任偽京堂官員,因無空缺未能授予。
裴希度
裴希度,字晉卿,山西太原籍,順天府遵化人,崇禎甲戌年(公元1634年)考中進士,官至峽西道,被賊軍授予偽宏文館庶吉士。
塗必泓
塗必泓,字印每,江西南昌人,崇禎辛末年(公元1631年)考中進士,擔任貴州道,掌管河南道印,後任偽直指使。《國難睹記》載:有人親眼見過他的任職公文。
另外名單上還有:徐一掄,浙江上虞人,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考中舉人,擔任山東道。
通政使
趙京仕
趙京仕,陝西漢中城固人,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考中進士,官至本司左參議,被賊軍留任原職。
宋學顯
宋學顯,南直隸長洲人,崇禎戊辰年(公元1633年)考中進士,官至本司右參議,後任偽驗馬寺卿。《國難錄》註解留任原官,這是不對的。
大理寺
吳履中
吳履中,南直隸金壇人,天啟乙丑年(公元1625年)考中進士,官至本寺寺丞。據《國難錄》記載:他被夾打了一次,請託周鍾賄賂王旗鼓,被授予了大理寺卿。
錢位坤
錢位坤,南直隸長洲人,崇禎辛末年(公元1643年)考中進士,官至本寺右寺正,後改任偽四子監助教。京城未被攻破前,眾人推舉他為邊防人才,已擬任昌平巡撫。可惜好官未做成,卻已揹負惡名。《國難錄》記載:最初牛金星不用他,他透過周鐘的關係攀附偽吏部尚書宋企郊。他去偽吏部的時候對人說:“我明日此時,便非凡人了。”京城中曾流傳著譏諷他的“不凡人傳”。
周蘭
周蘭,河南汝寧羅山人,崇禎庚辰年(公元1634年)考中進士,官至本寺評事,偽部屬員。
尚寶司
吳家周
吳家周,徽州歙縣人,和州籍,天啟乙丑年(公元1621年)考中進士,官至尚寶卿,後任偽大理寺卿。
光祿寺
林銘球
林銘球,福建漳州漳浦人,崇禎戊辰年(公元1636年)考中進士,官至本寺監事,後任偽防禦使。
中書科
呂兆龍
呂兆龍,南直隸金壇人,崇禎庚辰年(公元1640年)考中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後任四川成都府同知。京城失陷時,他先跳入御河,被賊人捕獲,受刑後投降,被授予偽官職。
姜金允
姜金允,山東掖縣人,崇禎癸末年(公元1643年)考中進士,官至中書舍人,後任偽官職。
國子監
薛所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