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袁崇煥謀殺毛文龍(第1/2 頁)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毛文龍駐守皮島以牽制敵軍。三月,袁崇煥奏請朝廷在寧遠設立東江餉司,令東江軍自覺華島轉運糧餉,禁止登萊商船進入皮島市場。自此以後,皮島所需的京城軍餉,都必須經過關寧經略查驗後,從朝鮮貢道送往寧遠,不允許經過皮島,商賈貿易中斷,島上陷入嚴重饑荒,士兵們只能以野菜充飢。
起初,毛文龍聲稱自己麾下有十幾萬兵馬。朝廷為了據實籌措軍餉,派兵科給事中王夢尹、翰林編修姜曰廣曾前往皮島實地核查,確認有十萬之眾,但登萊道官員王廷試重新核減,定額為二萬八千人。毛文龍對此非常不滿,多次上奏請求增加軍餉,並抱怨寧遠轉運糧餉不便,但袁崇煥並未理會。毛文龍甚至請求親自前往旅順商議此事。
六月,袁崇煥致信毛文龍說,知道毛文龍島上軍糧短缺,已發餉銀十萬兩至雙島,約毛文龍會面共商消滅敵軍之策。毛文龍對兒子毛承祿說:“之前他奏請削減軍糧,現在又發糧,此事蹊蹺。”毛承祿認為:“他在擔任撫臣時就有議和之議,現在又說要消滅敵軍,恐怕另有圖謀,不如不去。”毛文龍思考良久,說:“自古以來戰、守、和三種策略並無定規,有機會就可以施行,且他與袁崇煥都是為朝廷效力,不必相互猜疑。”於是毛文龍帶了二十名部將、一百名家丁和三千兵馬前往雙島,拜見袁崇煥。袁崇煥對毛文龍極為熱情,稱遼東海外的安寧全賴毛文龍與自己共同努力。毛文龍則表示自己在海外多年,每天思慮如何抗虜,唯一憂慮的就是糧餉匱乏,如果袁崇煥能解決這個問題,使自己部下不愁軍糧,再指點傳授滅敵方略,定能抗敵成功。
次日,袁崇煥犒賞毛文龍的部隊,每人發放銀一兩、米一石、布三匹。不久,毛文龍設宴回敬,席間忽然傳來訊息,稱有萬餘清軍將渡河東進。袁崇煥派人緊急救援,只留下數百人,又與毛文龍好生交談了一番。第三天,袁崇煥登上皮島,再次大舉犒賞毛文龍的軍隊,並告訴毛文龍:“他與毛文龍以旅順為界,東行使用毛文龍的印信,西行使用自己的印信。”毛文龍答應了這一提議。隨後又傳來訊息,稱河西有敵情,袁崇煥沉思片刻,請求借用毛文龍的軍隊前去救援。毛文龍命令馬上前去營救。
第四天,袁崇煥命令軍士設下埋伏,毛文龍並未察覺,跟隨袁崇煥進入包圍圈。毛文龍的部下想要進去,卻被袁兵阻止,毛文龍的隨從也被包圍。袁崇煥對眾軍士說:“你們在海外勞苦多年,每人僅得五斗糧食,全家分食,令人心酸。你們受我一拜,今後不必擔憂無糧,只需為朝廷出力。”說完,袁崇煥向將士們行禮答謝,並且淚流滿面。
袁崇煥隨後對毛文龍說:“我節制四鎮,嚴加海禁,擔心登津成為心腹之患。東江軍糧由寧遠轉運更為便利,你為何非要解銀到登津自行購買糧食,白白浪費國家錢糧,毫無實效,留著東江有何用?”毛文龍反駁道:“您說得不對,我以九十個義兵奪取鎮江,未耗費朝廷一斗米一寸鐵,收撫遼瀋逃民九十餘萬,聚集各島為掎角之勢,透過正當途徑取得朝鮮糧餉,以信義徵收商賈稅收,發展農業、鑄造兵器,斬敵將、復城池,六七年來,只接受了朝廷一百五十萬兩銀、九十餘萬石米,怎麼能說我無功虛領呢?”袁崇煥說:“與你談了三天,才知道你狼子野心,滿口謊言。不殺你,這片土地日後還能屬於朝廷嗎?”毛文龍說:“督師您只有朝廷賜予的節制權力,怎麼能擅自殺我?”袁崇煥回答說:“今日並非我個人的意思,而是皇上的旨意。”在場的左右官員聽聞此言臉色大變,但毛文龍依舊鎮定自若,說:“既然是聖上的旨意,我就不再辯解。”於是他面向西方叩拜,說:“我久負朝廷恩情,死不足惜。”袁崇煥命令旗牌官張國柄持劍將毛文龍斬殺。毛文龍部將伏屍痛哭,袁崇煥說:“我只殺毛文龍一人,其他人繼續任職如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