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朱元璋的報復(第2/3 頁)
屬士兵,倒是有一百零幾傷亡。
當然,真正交戰死傷更多,甚至能有幾個逃回都不好說,現在留下些活著的,回去正好給神機營做宣傳嚇唬這些藩屬內部。經此一戰,估計這些藩屬短時間內很難有勇氣反叛,畢竟這仗打得幾乎讓人絕望,完全就是看不到打贏的希望。
對付藩屬就得這樣。
「大明天兵神威無敵,外臣幸而得沐皇恩,惟有世代忠心以為藩屏。」
旁邊一個貢使趕緊跪下磕頭。
其他貢使紛紛跪下,向著皇太孫殿下磕頭。
皇太孫趕緊扶起一個。
「諸位貢使平身,大明天兵保的也是各藩屬,以後只要謹守臣節,大明將保各藩永享國祚。這些死傷的都賞銀二十兩,死了的由諸位帶回給其親人,參與其中沒受傷的,每人賞銀十兩。
神機營將士以交戰論功。」
他說道。
然後一片歌功頌德聲。
很顯然皇太孫殿下已經有幾分聖主明君的樣子了,恩威並濟嘛,用神機營的碾壓式勝利震懾,許以世代統治屬民,再給銀子賞賜。
一下子就都畏服天威了。
然後貢使們紛紛告退。
至於死傷……
死傷就死傷了唄!
傷在大明天兵手中那是他們的榮耀。
難道對於這些基本都是奴隸主的貢使來說,幾個手下士兵的命還是需要在意的?只要大明以後還賞白銀二十兩,以後讓他們每次朝貢都帶一批陪練,然後讓大明天兵殺著玩都很樂意。
還死了的給其親人?
沒死的手中那些白銀也都得給他們。
都懂!
「若能為神機銃裝上槍頭,豈不是連長矛手都不用?臨陣只要敵人衝到十步齊射,再以神機銃當短槍衝上去就行。」
張輔看著重新訓練的神機營說道。
「那就是以後的戰術,這種齊射是泰西一個小國君主在兩百多年後想出的,他靠這個橫行泰西,不過真正就像你所說是燧發槍使用以後。神機銃是火繩槍,不但沉重而且射速慢,燧發槍以燧石點火,全部機械,輕便而且射速快。那時候就可以完全拋開長矛了,臨陣湖臉齊射,然後裝上刺刀衝鋒。」
楊豐說道。
名將的思想還是很超前。
不過火繩槍真沒法用刺刀,畢竟這東西太重了,用刺刀還不如掄起來當大棒子好使。
當大棒子威力十足。
畢竟一支神機銃重達十斤,這個沒辦法,大明沒有優質鐵礦石,暫時冶煉不出正版蘇爾火繩槍的槍管,只能增加厚度解決,所以比正版要重了兩斤。…
「那何時能造出燧發槍?」
皇太孫躍躍欲試地說道。
「那您得去問陛下,不過陛下對此並不熱衷,他對火繩槍已經很滿意。」
楊豐說道。
朱元章的確是這樣想的。
主要是燧發槍成本太高,需要的技術工人太多,需要的優質鋼鐵也太多,哪怕槍管可以加厚,但那些彈和小型零件,光熱處理就需要大量優秀技術工人。更何況各種相對精密零部件的加工,本身對這個時代來說就很高階,所以一支燧發槍需要比火繩槍多幾倍的脫產工人,然後養活這些工人需要更多農民的餘糧,朝廷支出比目前多幾倍的成本。
這一直是朱元章在小心避免的。
而且沒必要。
畢竟別說火繩槍,就是速射炮加三眼銃,就已經碾壓周圍敵人了。
如果僅僅是
說造出來,這個已經快了。
「有更好如何非要差的?」
皇太孫很不理解的說道。
作為年輕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