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是穿越者就要放飛自我(第2/3 頁)
“你想幹什麼,那可是朱元璋封的衍聖公,而且在幹掉胡惟庸,從此不再設立宰相後,衍聖公已經自動成了文臣之首,光御賜的祭田就兩千大頃,明朝的頃可是百畝,而且他家的畝還是大畝,一畝頂三畝,所以相當於六十萬畝,對於生性吝嗇的朱元璋來說,這個賞賜簡直驚世駭俗……”
“真有這麼多?”
“什麼意思?”
“你也說了,朱元璋生性吝嗇,衍聖公對他來說也就是那麼回事,再說衢州他還有備用的,那麼憑什麼對孔家那麼大方?
六十萬畝,孔家是他親兒子嗎?
萬曆給福王也僅僅賜田兩百萬畝,而且實際到手一百三十萬畝。
朱元璋對孔家的感情,難道趕上半份萬曆對福王的?”
楊豐說道。
“對呀,他好像大方的有點過分了。”
“去看看?”
“去看看,這個必須去看看!”
班長也來了精神,毫不猶豫的說道。
事實上對於這兩千大頃祭田,現代有研究的已經提出過質疑,認為很可能是後來孔家偽造的,然後藉此把他們兼併的民田合法化,因為明朝官方記載朱元璋封衍聖公的內容中沒有這個賜田。徐達北伐拿下山東後,大元朝的衍聖公孔克堅還想表現一下傲嬌,自己稱病然後派他兒子朝見朱元璋,但被朱元璋威脅了一下之後,還是趕緊跑去見了朱元璋。
然後被封衍聖公。
當然,賞賜肯定有,但沒有這兩千大頃祭田的事。
而且以朱元璋的吝嗇程度,突然給他們家這麼多祭田也很匪夷所思,這是他親兒子級別的待遇。
同樣存疑的還有這些祭田的賦稅問題。
孔家說是免稅的,但衢州孔家的祭田是收田賦的,而且還不低,直到明朝後期才請求減免,這個是有明確記載的。
南北孔家祭田難道還兩個待遇?
立刻來了精神的楊豐,趕緊向前走去,很快到了一座小村莊,這時候已經是收穫季節,不過這裡不是水稻,而是粟,村子周圍一片片已經成熟的農田中,都是在收割莊稼的農民,因為臨近中午,已經有人在路邊喝水吃飯,看得出都很開心,一頭頭牛拉著車子,車上堆滿成捆的粟……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楊豐忍不住詩興大發。
“那是黍,這是粟,山陝缺水之處才種,咱們這邊不缺水,用不著種那個。”
旁邊一個喝水的老農鄙視的說道。
“您還去過山陝?”
楊豐說道。
“老朽在山陝殺的人,比你這後生見過的都多。”
老農很平靜說道。
然後他端起粗瓷大碗,同樣很平靜的喝著綠豆湯。
楊豐探身到他面前,好奇的看著這個老傢伙,六十左右的年紀,不過身材依然很健碩,而且挽起袖子的胳膊上還有好幾道已經不是很明顯的疤痕,年輕時候應該是員猛將。
“明初滕州這個地方,有什麼特殊的人物嗎?”
他對著腕錶問道。
“稍等。”
班長說道。
老頭疑惑的看著楊豐的腕錶。
“張良弼,元末群雄之一,與王保保齊名,徐達攻取陝西,他兵敗逃亡,隱居滕州王開村。”
緊接著一個女人的聲音響起。
楊豐愕然看著這個老傢伙,後者也看著他……
“你是張良弼?伱這樣的人還不隱藏山林,居然還敢如此高調?”
楊豐說道。
“老朽怕什麼,朱元璋又不是不知道我在這裡,老朽如今不過是鄉間一老農而已,該交的錢糧也沒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