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黎王朝36(第1/2 頁)
半年後,唐堯的“有間店鋪”在黎國境內遍地開花。
唐堯雖“活”了五世,沒當過真正意義上的商人,但他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有三種人的錢最好賺——老人、女人、小孩”。
因此,他的“有間店鋪”主要針對的客戶群體就是這三類人。
“有間店鋪”類似於現代社會的超級市場,建築多為五層樓高,人口較為密集或富裕的地方則為六層以上。
每間店鋪面積廣闊,可大致分為九個區域。
若非唐堯不會做化妝品和護膚品,還得再分兩個區域出來。
前四個區域分別為茶鋪、藥鋪、書肆和雜貨鋪,基本位於一、二樓。
從大門進入,左手邊為茶鋪,右手邊為藥鋪,正中間佔地面積最大的區域為雜貨鋪。
由於茶鋪和雜貨鋪都佔據了兩層樓,書肆只能被安排在藥鋪的樓上。
茶鋪,如其名,就是給客人喝茶和聽書的地方。
藥鋪,亦如其名,除了尋常的看診抓藥外,裡面還賣成品藥,如普通的感冒、止血、傷藥等等,以及某些養生藥劑。
那些養生藥劑,都是唐堯在上一個小世界為了活得更久一些,特意請老中醫開的藥方。
拿出藥方後,他專門詢問了御醫和十幾位地方有名的老中醫,將藥方稍作修改並找人試用了一個週期,確定了藥效後,才拿出來賣的。
書肆,除了賣書籍與筆墨紙硯,還賣唐堯為圖方便製作的炭筆、練字白石板和筆筒等物。
雜貨鋪,顧名思義,小到油鹽醬醋,大到棉被傢俱(按圖定製或特殊定製),無論想得到、想不到的,都能在裡面找到。
自然,裡面也賣食品生鮮。
值得一提的是,唐堯投機取巧做出來的肥皂和細鹽,都放在收銀臺旁邊的展示臺上,是安冽提的建議。
用意很好猜,就是想給唐堯在民間搏個好名聲,以免將來皇帝看他不順眼找藉口把他給砍頭了。
唐堯當時聽了哭笑不得又感動不已,大手一揮便同意了。
其實,早在公孫旻聽說唐堯認識一個那般厲害的高人後,本就沒打算對他哥不利的他更加興不起這樣的念頭了。
且那些不知懷揣什麼目的而勸說他的大臣和親戚,都被他發配邊疆,從此再也不見了。
第五個區域,位於前四區的樓上,即三樓,主營服飾。
服飾區按男女老少或者說東南西北分為四部分,同普通衣鋪一樣,裡面賣成衣、布匹和針線等。
唐堯讓人趕製的棉衣、棉馬甲和棉裳等棉花製品,也在此時低調上架了。
特別增設的箱包區,位於該樓層正中間那塊區域,即無論客人在逛哪一片服飾區,只要轉頭,就能看到箱包區,絕對吸睛。
第六區,又在第五區的樓上,為優選服飾與定製區,富家公子和千金小姐可於該區域挑選到合適的服裝、配飾與布匹等物。
第七區,又稱“精品區”,裡面賣的無一不是精品。
肥皂的精品——香皂,七彩琉璃與玻璃製品,以及古董、名陶、名瓷、名畫和名作等等,均可在該區域見到。
後兩個區則設在店鋪後院,分別叫“吃遍天下”和“暢所欲言”。
“吃遍天下”區域囊括了黎國所有菜系的名菜與各地著名小吃,廚師都是暗衛這些年為賺錢培養出來的。
“暢所欲言”區域,就是給莘莘學子吟詩作對的地方。
裡面也有一個特別增設的小區域,是專為貧困學子服務的。
貧困學子可在此地用店內提供的筆墨紙硯抄書,以換取店內所售的日常所需之物。
無論哪個年代,都會存在貧富差距,唐堯不可能白給人送錢助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