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甚至覺得死的正是時候(第1/2 頁)
朝堂之上,明德帝正在發怒。
文武百官立於下方,一個個皆不敢言,只少數大臣微微蹙眉,思慮著一會該如何開口。
誰人都不曾想到,在京都之內,大臣的府邸之中,竟然會發生命案。
被殺的官員並非籍籍無名的小官,也不是沒有實權的,而是刑部侍郎。
這可著實算得上是一樁大事。
“查!給朕查!朕倒是要看看,是誰敢在京都之內興風作浪!”
目光掃過下方的諸位大臣,明德帝眼含戾氣,直到有臣子從佇列中出來,衝著他行禮,他這才垂眸遮住。
“陛下,此事必定要查清楚,臣奏請陛下傳旨,加強京都守衛,以防止再有如此事端發生。”
從佇列中出來行禮的,乃是兵部尚書陸河,他衝著明德帝回稟時,目光不動聲色地在周圍轉了一圈。
“陛下,臣覺得陸尚書所言有理。”景岫也從佇列中出來,他雖然是禮部的,可到底也是個尚書。
這刑部侍郎在家中被人殺害,誰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若不是仇殺,難保下一個還會輪到誰。
再者,這畢竟是京都,發生了這樣的事,又已是冬月,臨近年關,本也該多多警惕。
否則被百姓們知曉,鬧上個人心惶惶,那可不妙。
“傳朕旨意,讓巡防營加強京都內各處守衛,另著內衛與巡防營一起,務必儘快抓到兇手!”
上首處,明德帝的聲音傳來,終於恢復了幾分往日裡的語氣。
除此事之外,今日並無其他事情,因此又交代幾句後,早朝散去。
從大殿離開時,明德帝的臉色並不算好看。
這兩日,他稍有些頭疼,倒不是感染了風寒,實則是思慮的多才引起來了。
他本想在今日的早朝之上,提及立謝姮為後之事,朝臣們會有什麼反應,他已然料到,並想好了應對之法。
可千算萬算,卻怎麼也沒算到會發生刑部侍郎被殺害之事。
在這件事情沒有查清楚了結之前,貿然提起立後,只會橫生波瀾。
因而明德帝的心中並不痛快。
“陛下,可是要回凌雲殿?”彭海跟在一旁,試探著詢問道。
“去棲鳳宮。”心中煩悶,明德帝覺得只有去謝姮宮中,心裡才能暢快幾分。
得了吩咐,彭海答應一聲,吩咐宮人向著棲鳳宮而去。
此刻,朝臣們正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刑部侍郎被刺殺之事,引起了他們的議論。
當下事情還沒開始調查,但人的本性如此,既然事不關己,就可以拿出來作為談資。
這個猜測或許是尋仇,那個猜測就是倒黴,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刑部萬尚書獨自走在通往宮外的路上,臉色十分難看。
與萬尚書一樣,死去的刑部侍郎亦是站在三皇子那邊的人。
旁人拿刑部侍郎的死作為談資,他卻不成。
他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隱隱覺得這其中或許涉及黨/爭。
從皇宮內出來,他坐上馬車,本有心去一趟三皇子府邸,可如此實在太過明顯,只好吩咐車伕先回刑部。
待到了刑部之後,他才另外派了心腹去三皇子府上送信。
他覺得自己必須儘快見到三皇子,好好商議一番。
與此同時,工部尚書也派人給大皇子周衍送了信。
三皇子那邊忽然死了個人,甭管是是因為什麼,對於他們來說,總歸是件好事。
如今大皇子手中握著一個皇孫,雖說他的外家遭到了明德帝遷怒,可只要有皇孫在,他就比三皇
子多一成勝算。
宮中的謝姮有孕,不僅僅讓賢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