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孝順(第1/2 頁)
周安安看著跪著的三個人,再看他們戰戰兢兢的妻子,再次出口,“李氏,劉氏,陳氏,我作為婆婆,從你們進門以來,可有苛待你們?” 三個兒媳被點名,驚慌失措地一起跪下,紛紛搖頭,“沒有,婆婆從未苛待兒媳。” 周安安看著旁邊流著血淚的劉關氏,嘆了一口氣。 “是啊,寡母難為,但你們娘吃盡苦頭也要把你們養大成人,省吃儉用,給你們娶妻生子,幫襯你們養兒育女,她自問沒有對不起你們的地方。 小病小痛,她忍著;女兒的埋怨,她受著;生活的重擔,她幫你們一起挑。 她以為她這樣付出,你們就會對她好,在她老得動不了了,在她人生快到盡頭時,能享享兒孫的福。 可是你們,都對她做了什麼!當她是垃圾臭蟲嗎?每天輪流看幾眼,就是盡孝嗎? 她就算老了吃得少,可是也要吃飯,也會餓!她就算躺在床上,也想要乾淨體面!她想在人生盡頭多看看孫子曾孫,可是他們卻避她如蛇蠍! 這就是你們自以為的孝順嗎?” 周安安一聲一聲地責問,重重地打在劉家人的心頭上,所有人都跪著,嗚嗚地抽泣著。 後悔嗎?晚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劉關氏躺在床上等死那些歲月,可有人真心關心過她? 兒子們十天半月才進屋看她一眼,對她不聞不問,只是看她死了沒有。 兒媳經常忘記給她送飯,她常常捱餓,更甚者,她小便失禁,也沒人幫她換洗。孫子們更是躲她躲得遠遠的。 劉關氏就這樣,在屋子裡靜靜地、屈辱地等死。 她冤,她怨,她恨! 她憋著一口氣下不去,死後更是不安生,魂魄受著怨氣的煎熬,死了也痛苦。 就這樣反反覆覆地滋生怨氣,才有了墓地那般場景。 劉林沒想到劉大強一家子竟敢這樣虧待劉關氏。當年村裡人誰不知道劉家的事,大強爹死後,是劉關氏挑起這個家,一個女人當牛做馬地拉扯這個家,沒想到竟是養了一群白眼狼! “混賬東西!混賬!你們…你們這些不孝子孫!” 哎,可憐那劉關氏,被這樣作賤。 這時,劉大強拼命磕頭,哭喊著說:“娘啊,是我的錯,都是我錯了,我對不起您啊!” 劉二強和劉三強也砰砰地磕,“兒子錯了,兒子不該忽略娘,兒子忘恩負義…” 是他們錯了,總以為娘老了,他們沒有讓娘幹活,沒有惹娘生氣,就是孝順了。娘躺著,不理他們,他們也不問,久而久之就忽略了她。 難道他們沒察覺孃的狀況嗎?不,他們都在刻意迴避。 三個媳婦也愧疚地一起磕頭。 自家男人都不怎麼搭理婆婆,她們自然也就不上心。大兒媳以為二兒媳送過飯,二兒媳以為是小兒媳送的,每回都這樣,她們從不把心思放在老太太身上。更因為婆婆屋子有味道,還讓孩子們不要靠近。 周安安看著他們,心如止水,在現代的資訊轟炸中,比這更慘的人倫慘劇有大把。父母辛苦養大兒女,到頭來,又要幾個記得父母的付出。 更甚者,仇恨父母,殺父滅母的,都有。 她看著劉關氏,發現她已經不再流血淚了。 ——還怨嗎? ——不怨了。再不孝,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怪我,沒有好好教養他們。 最後看他們一眼,劉關氏就離開了。 劉關氏不追究,但是周安安可不想放過他們。 周安安對劉家人說:“你們欠了她的,該還。” 劉大強磕得額頭都是血,抬頭時有些嚇人,他此時後悔極了,腦子裡都是娘拉扯他們兄弟長大的點點滴滴。 “嬸子,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我娘死後不痛苦,讓她安息?”讓她不要再落淚了…… “怨氣我已經幫她化了,但是生前你們虧了她,身後事也草草了事,沒這個道理。以後,平時多燒些紙錢,四時八節要叫她上來吃飯,生祭死祭也要好好辦。多積德,子孫有出息,也能反哺先人,讓她投個好胎。” 劉林接過話頭,“哼!下輩子投個好人家享福,子女孝順。” 劉大強等人唯命是從,發誓一定好好辦。 三家還湊了二十兩銀子給周安安,她幫劉關氏化了怨氣,不然怨氣連累村裡人,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