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魔改《夜店》(第2/2 頁)
好一點,冬天內外溫差,店門玻璃起霧。
想要進去看看的人,有願意開門的,也有不願意的。
願意的開啟門,看看賣什麼東西,有喜歡吃的留下來。
只有感興趣,並願意看一看,還願意進門,看了選單有喜歡吃的客人,才會消費。
一個店名就設定了四重障礙,幾重選擇後沒有多少客人。
如果幹脆店名是「煎餅果子」或者「燻肉大餅」,飯點找吃的人,一看有興趣,直接進來了,只有一重選擇。
《夜·店》作為電影名,有內涵,但是給觀影設定了障礙。
觀眾一看這個電影名,還以為是夜店裡發生的事。
本來電影的受眾覺得不正經,不看了。
而看到夜店興奮的,進去看了,會覺得被騙。
純純趕觀眾,而《瘋狂的超市》這個名字,一目瞭然。
在一家超市發生了瘋狂的事,做好預告片和宣傳,觀眾就知道這是什麼電影,願意進來的就進,不願意就走。
電影名要改,劇情也要做改動。
原版只有徐崢一個大咖,沈三通這一版在04年這個時間點,連徐徵都不算咖。
電視劇還行,電影不算咖。
王保強和黃搏更不用說,小卡拉米,不過沈三通了解王保強和黃搏的潛力。
這兩個是能做戲眼,撐起一部戲的演員。
作為導演,沈三通調教好,就有三個戲眼在手。
而要讓徐崢丶王保強丶黃博之間發生化學反應,考驗他這個導演的水平,也要求身份設定上要平衡。
沈三通設定徐徵的何三水是一個痴迷研究彩票模型,丟了單位工作,但是一直保持一種小精英泛的人。
總是穿的體體面面,西服正裝。
只是因為手頭拮据,所以衣服有些不合身。
有點像《人在囧途》裡的老闆角色。
王保強扮演的輪胎,身份不是原版的侄子,而是何三水的表叔。
輪胎是何三水的表叔,年紀小,輩分大。
輪胎從農村投靠城裡侄子何三水,是一個很土,但是憨厚的小表叔。
有點像《人在囧途》的牛耿角色。
王保強扮演的輪胎是表叔,年紀小但是輩分大。
徐徵扮演的何三水,年紀大但是輩分小。
給兩人做了平衡,這樣才能勢均力敵,拍出來才好看。
城裡體面的大侄兒,農村進城土氣的小表叔。
年齡大小丶城鄉丶輩分,一下子就有了多重反差。
而黃博的朱遼則是一個詼諧有點搞笑的角色,一個做歌手的演員。
徐徵體面,王保強的土憨,黃博的詼諧,這三個調教好了,這部戲絕對精彩。
電影票房不好說,看運氣,也看運作。
但從戲來說,一定是好戲。
「第一場,action。」
沈三通選擇的第一場戲,是王保強扮演的輪胎,吃東西,吃毛毛蟲麵包。
又粗又長的麵包,一口吃掉。
這場戲沈三通仿照《人在囧途》裡面,王保強扮演的牛耿喝掉大桶牛奶的名場面。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