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開化寺與宛在堂(第2/4 頁)
到了明清,那裝飾變得繁複精美,跟遊戲裡的限定面板似的,各種花裡胡哨的特效全往上懟。開化寺多次修繕,肯定集齊了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
羅辰摸著下巴,眼睛滴溜一轉,開啟話癆模式:“我跟你講,兄弟,我覺得這風格變化就像玩‘人生重開模擬器’。宋代建築知識是學霸型開局,追求簡潔高效,一路狂飆;
…
明清建築知識是顏值爆表型開局,把建築打扮得像網紅打卡地,處處都是吸睛點。
…
宋代建築像‘純享版’的生活,簡單純粹;明清建築則是‘豪華ps版’的生活,各種華麗元素堆滿。
說不定開化寺裡藏著隱藏的‘穿越按鈕’,我隨便按一下,就能從宋代的簡約風穿越到明清的華麗風,開啟不同風格的建築之旅,體驗雙倍快樂,這不得爽翻?”
…
陳瑞被逗得前仰後合:“你這腦洞,絕絕子,我服了!”
陳瑞接著說道:“你知道嗎,關於宋代建築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北宋時期,有個叫喻皓的建築師,他在建造開封開寶寺木塔時,考慮到當地多西北風,故意把塔身微微向西北傾斜。他預計在風力的作用下,經過幾十年,塔身就會被吹正。可惜,這座精妙的木塔後來毀於一場大火,但這個故事足以體現宋代建築師對建築實用性和科學性的極致追求。”
,!
羅辰興奮地一拍大腿,嚷嚷道:“哇塞,還有這波操作!古人這智慧,妥妥的yyds,直接把我cpu乾燒了,真不是蓋的!”
…
他們一邊交談,一邊走進天王殿。殿內香菸嫋嫋,一尊尊佛像莊嚴肅穆地端坐著。羅辰和陳瑞懷著敬畏之心,在殿內緩緩踱步,欣賞著這些精美的佛像和壁畫。不知不覺,他們來到了擺放唐代佛像石刻的區域。
寺內珍藏的唐代佛像石刻,其藝術風格深受犍陀羅藝術與中原文化融合的影響。佛像面龐圓潤豐滿,眉眼細長且微微下斂,神情慈悲祥和,衣紋線條流暢自然,既有著犍陀羅藝術對人體寫實的刻畫風格,又融入了唐代本土化的審美意趣,展現出獨特的時代魅力。
而宋代的手抄佛經,均以工整小楷抄寫,紙張選用上乘的宣紙,歷經歲月仍儲存完好。這些佛經不僅是佛教經典的傳承載體,其書法藝術價值也極高,為研究宋代書法風格和佛教文化傳播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羅辰湊近佛像石刻,仔細端詳著,不禁感嘆:“這佛像的雕刻工藝太絕了,感覺每一處線條都有講究。”
陳瑞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唐代佛教盛行,佛像雕刻可是匯聚了當時頂尖的工藝水準。而且這些佛像承載的佛教文化內涵也很豐富,從手勢、服飾到神態,都有特定的象徵意義。”
陳瑞指著佛像的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說道:“你看這右手的手印,叫‘無畏印’,食指和中指伸直,其他手指自然彎曲,象徵著佛能為眾生解除恐懼,給予無畏的勇氣。
再看左手,這是‘與願印’,手掌向下,手指自然下垂,寓意佛能滿足眾生的願望。”
羅辰一邊聽,一邊跟著比劃,突然雙手合十,做出一個怪異的手勢,說道:“我悟了!
…
這手勢肯定是古代的‘知識搜尋鍵’,只要這麼一按,所有知識就像爆米花一樣‘噼裡啪啦’地往腦袋裡蹦,怪不得古人都這麼有學問呢!
就像我要是掌握了這個手勢,考試前按一按,所有答案都能出現在腦海裡,那我不就成學霸了。要是真有這好事,我以後考試就不用臨時抱佛腳,直接抱佛像‘大腿’,讓它把知識都傳授給我。”
……周圍幾個遊客聽到,忍不住笑出聲來。
陳瑞又接著分享道:“其實佛教裡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