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冬季生活(鍊鐵)(第3/4 頁)
眾人顧不上臉上被濺上的雪,紛紛圍著張洪,指著斧頭問這問那,張洪挺享受此刻被眾人圍著崇拜的感覺,也沒有多說,拿起斧頭,又是乾淨利落的幾下把樹枝給砍掉,只留下一根4米多長的木材。
張洪拿起斧頭看了看,斧刃處沒有太大磨損,雖然有些變形,但整體還是能繼續使用的。這也沒有辦法,在現在這個時代,能夠有金屬工具,對原始人來說算是黑科技了。而要想有更加先進的鍊鐵技術,就需要想辦法改變工具低劣、技術不成熟的窘境。要想做到這個,就需要不斷地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不斷地改進各種工具,厚積薄發,總會能夠將部落的冶煉事業發展起來的。
鐵器的使用,是部落一個里程碑式的轉折點,但對現在的熊部落來說,對張洪來說,只不過多了一些工具而已。
有了鐵質的斧頭,雖然質量很次,但可以把礦石破碎的更細,削出來的木頭也更平,速度還更加快。有了這些工具,很多原本沒有辦法制作的東西,也將不會有所限制了,部落的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快車道
拿到斧頭的熊大熊二等人像個孩子一樣,比著賽地去砍樹林的樹木,其他族人尤其是狩獵隊的隊員,更是眼紅不已,都想著摸一摸或者體驗一下用斧子砍掉一棵樹。
熊二不愧是熊二,即便砍了十幾棵,跟沒事人一樣,依舊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張洪十幾斧頭才砍掉一棵樹,已經被熊二遠遠地超在了後面。
張洪的斧子被巫拿去美其名曰地祭祀了,當然這麼重要的工具不能放在山洞裡吃灰,巫也明白,只是說要將斧頭拿去描畫出來,然後去山洞裡記錄這個事情。張洪沒有辦法,只能回去繼續鍊鐵。
現在張洪煉出來的,頂多算是生鐵,要想質量更好的鐵或者鋼,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鐵錘不斷地鍛打、加熱、再鍛打、再加熱,於是第二種武器很快就出現在了熊部落,就是錘子。除了錘子,還用堅硬的石頭做了鐵砧,用於鍛打各類工具和武器。
在第一場雪下過一個月,部落裡有了鐵質的工具,而在半個月後,鐵礦石全部消耗一空,而張洪他們也得到了15把斧頭,5把錘子,短鋸條、鋤頭、刀具等工具若干。
而大部分的鐵礦,則被用來製作鐵犁。明年需要開荒的事情,已經是很多族人都知道的“秘密”了,趁著冬季提前準備一些工具,總不會有錯。而且犁張洪後世也只是在網上見識過幾次,不知道怎麼樣製作。但現在他有的是時間,可以按照記憶中大概的樣子,一點點地改進,一步步地嘗試。
而原來張洪認為夠用的鐵礦石和煤炭,在族人知道了鐵製工具這麼好用後,學習鍊鐵的人陡然間就增加了不少,而原材料也在不斷地使用和實驗過程中用完了。
停下來不再製作肯定是張洪最後才會做的選擇,而體會到鐵器鋒利好用的族人們,也不同意停下來製作這麼有用的工具。張洪也覺得可惜,反正看天氣這幾天下雪的可能性也不大,於是帶著十幾名狩獵隊的人員,用砍下的木頭做了一輛爬犁,用人推著和拉著,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後山那邊開採鐵礦石。雖然路上耽誤了不少時間,但還是安全到達了。
爬犁製作也很簡單,就是用斧頭和刀,將兩根木頭的表面削平滑,在前進的方向上底部與地面接觸的地方,微微向上彎曲,跟雪橇一樣,再在這兩根木頭上用釘子釘上一些架子,能夠運送一些鐵礦石回來。
張洪這次帶隊,主要是讓這些族人都知道如何在冬季戶外進行短距離的行動,而後面就準備讓其他人來負責採礦這個事情。
冬季採礦本身就比較困難,即便是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漲,但是寒風和低溫也讓族人們受不了,所以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張洪才會讓他們去採集上2-3爬犁的鐵礦石。
至於鍊鐵,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