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豐收的喜悅(二)(第2/3 頁)
早早地吃完後就奔赴各個崗位,直到夜幕降臨,“秋收的這一個多月,你們很辛苦,九月份天氣也冷了,正好沒什麼重活,就好好休息休息,等到後面還會有事情要做的。”
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又所謂勞逸結合,熊洪可不是喜歡把人當牲口使的人,他認為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不能以後世996、007的規定來要求這些原始人。即便休息的時間在這個時代並不算上,但族人們也都幹勁十足。
“對了,熊角和樹枝用麻線和竹篾做了一些專門用來篩選粟種的網,我才看過,感覺挺好用,”熊巫接過話,跟石雪說道,“這樣你們選種子的時候,就不用盯著看了,只要把試驗田裡的粟籽從網上篩一遍,大一點的粟籽就能留在網上,非常的好用。”
製作這種篩網也是熊洪的想法,對於現在畝產並不算高的田地來說,種子的質量也是關係畝產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篩網對於現在的部落來說,製作很是簡單,無非是要控制網眼的大小,讓大一點符合標準的粟籽留下,小的漏下去。只不過一開始的時候,需要石雪等人先從十幾斤試驗田產出的粟籽中篩選一下,然後送到熊角那邊,來實驗一下這個網的實際效果。
經過多次調整,這個篩網的經線緯線所交織成的網眼,基本上符合了選種的要求,所篩選出來的粟籽,各個粒大飽滿。
“還有,等幫助其他部落收割的隊伍歸來,我們還要進行秋耕,趁著天氣降溫,趕緊把土地再翻一遍。這些天從池塘裡、糞堆裡扒拉出來的肥料,先緊著這些種子田先用,剩下再有多的,再灑其他地裡,”熊洪將手中的竹簡鋪開,“除了今年種植的一萬多畝土地,我們還得再開出來至少5000畝的土地用作輪作的田地。我看了下南方,沿著豐樂大道一直往南,一直到淩河的北岸,這裡有不少適合種植的土地,至少還能再開墾個上萬畝出來。當然明年先不要搞那麼多,搞個5000畝粟田就足夠,圍牆周圍的粟田,就都種上黃豆或者休耕,給田裡增加些營養,再養上一段時間,也可以讓族人們輕鬆一些。”
原始農業的刀耕火種,雖然熊洪前世很想體驗一下,但真的到了這個時代,卻覺得,相比較打一槍換個地方,在一處土地上種植、養地,效率會更高。
土壤肥力雖然在種植農作物過程中會有一些損耗,但其實可以透過很多辦法再補回來,比如輪休,在上面種滿一些豆類植物;或者施肥,綠肥或者糞肥都可以;另外,深耕也能將更下層的土翻到上層,增加土地的透水性。
深耕是在秋天或者耕作前先犁田,把田地深層的土壤翻上來,淺層的土壤覆下去。深耕是土壤耕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耕作措施,它不僅在耕作措施中對土壤性質的影響最大,同時作用的範圍也廣,持續的時間也遠比其他各項措施長,而且其他耕作措施如耙地、耮地等都是在這一措施基礎上進行的。深耕具有翻土、鬆土、混土、碎土的作用,透過合理深耕能顯著增產。
“今年是圍牆周圍的土地輪休,那明年是不是就輪到土丘那邊的土地了?”熊巫已經知道連續耕種粟會影響土地肥力,降低產量,“土丘那邊也還有不少空地,今年沒時間開墾出來,明年也可以試試輪休。”
對於這個建議,熊洪則非常贊成,目前部落產出最多的,就是今年開墾的土丘那邊,地形更加平坦,有一條溪流穿過,水土情況也好,各種條件甚至比部落周圍的熟田還要好。
“部落現在的人口,能有個萬畝的土地就差不多夠用了,不過還是要多開闢一些預備著,畢竟明年的牲口數量還要更大,這些牲口還要吃。”熊二在熊大等人不在的時候,也能有些獨到的見解,讓熊洪有時都眼前一亮,“還有就是一些遠一點的粟田,經常有動物搞破壞。”
鮮嫩的粟杆是野生雜食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