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黍、漆樹與酒的展望(第2/3 頁)
然這些黍被鳥雀吃掉不少,又因為沒有及時收取掉下來很多,但總歸還是有些收穫的,這一小片野生的黍,收集了十來斤。
在前世的農村,熊洪家裡經常用類似高粱的杆子來製作掃把,而黍的籽粒就跟這種杆子上的籽粒很是相似,所以他就多看了一眼,這才發覺居然與石部落送過來的黍粒很是相似。
這些野生的植物還沒有經過千百年的人工選擇和繁育,大小和形態與後世都有很大的區別,故而熊洪在第一時間也沒有發現。不過既然在這裡發現了野生的黍,那說明這周圍應該還有不少,明年倒是可以來這裡收集一些種子回去,而且有了手上的這些,明年部落的土地上也會栽種上一些。
不過現在時間已經遲了,這些黍基本上已經從杆子上掉了下來,只留下光禿禿的秸稈,這十來斤,還是有一處晚熟的黍貢獻的。熊洪標記了這處地點,等到這次探索回來,到明年的時候,再花點時間在周圍找找看,能不能得到更多的黍。
能夠作為古代的“五穀”之一,黍肯定是有一些過人之處的。跟粟相似,它的生長對土地的要求並不高,而且也耐旱,產量也還可以,在現在的情況下基本上能跟粟平分秋色。
而且黍還能用來釀酒——這是粟很難做到的,有了酒,熊洪就能提純出高濃度的酒精,對於傷口的消毒很有效果。
當然提純酒精的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這些低酒精度的酒最適合的還是用來飲用。
事實上,部落裡存放水果罐頭的地方,常年有一些淡淡的果香味和酒精的味道,休息的時候,很多族人非常喜歡去那裡待著。
除了黍這個植物,在不遠處,一處岩石裸露的山上,還有一些綠色的石頭,透過對這些石頭的判斷,熊洪知道這裡是一處銅礦——因為他親自撿到了一塊拳頭大小的純銅。
隨著部落的擴充套件,金屬工具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部落里正常的生產生活肯定有很多物品需要用金屬製成。
只是熊部落的那座鐵礦石山,開採難度不小,礦石的品位也低,而且冶煉的過程複雜,製作成工具的難度也高,所以部落的鐵器產量一直不高。
但有銅就不一樣了,無論純銅還是青銅,都有一些鐵器比不了的優點。
首先是銅的熔點要比鐵礦石低很多,甚至一些木炭就能將銅礦給熔化掉。並且銅很軟,用銅製成的圓環現在普遍用在部落的各種車軸上,減輕了車輛的摩擦力,提升了載重效率。
現在唯一欠缺的就是錫了,但是這種礦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目前在熊部落探索的地方,還沒有發現任何錫礦石的痕跡,而沒有錫礦,這些銅礦石只能煉出純銅,距離堅硬的青銅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過有這種金屬總比沒有要好,再軟它也是一種金屬,總歸是能夠派上用場的——至少銅火鍋涮肉要比鐵鍋好一些。
“旁邊的樹林裡,還發現了這些東西,”熊皮從身後的皮包裡取出了一些種子,“在部落周圍沒有見過這些,不知道有沒有用處。”
熊洪伸手接過,其中一顆果實如同野雞蛋大小,散發著一股噁心的味道,他忍著不適,拿到眼前看了一下,判斷出是銀杏。“這些果子去掉外面的這層皮,裡面的放在火裡烤一下也可以食用,不過不能吃多。”
“這個記得不太清了,可能是漆樹,”熊洪捏著一小串黃褐色的種子,努力回想著前世的一些記憶,“沒錯,應該是漆樹,明天天亮你帶我再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中國古代沒有發達的化學產業,但是很多出土的文物裡,都有著漆器的身影。大漆工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之前,它貫穿了中華文明的上下五千年,是古代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大漆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和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