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製作陶鍋(第1/3 頁)
豬皮很是堅硬,佈滿泥漿和松脂的表皮,是野豬們經常在樹上蹭的結果,相當於給自己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鎧甲。破開這層鎧甲之後,才是一些肌肉,除了一些未成年的幼豬,野豬肉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吃,很硬而且自內而外散發著一股騷臭的味道,在火焰的炙烤下,味道更是刺鼻難耐。
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張洪好歹算得上對野外生存有所瞭解,自認為跟“貝爺”“德爺”等野外生存狂人學習到很多,甚至可以生吃某些蟲子。而且因為工作的緣故和愛好,對各類穿越小說也是情有獨鍾,“理論上”精通各種野外生存的技能。
尤其是穿越眾裡還有很多回到原始社會當村長當酋長的,對他吸引很大,是極其重要的“原始社會生存指南”。
但這豬肉真的難以下嚥,看著旁邊吃的津津有味的熊奇等人,張洪默默地將手上烤的半生不熟的肉塊丟給他們,自己從獸皮包裡,掏出了一些紅彤彤的野果吃了起來。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吃了幾個月的素食,但看到烤肉還是有些不習慣。是要想辦法將一些在原始社會的“必需品”給整出來了。
憑藉著前世的記憶和指南,回憶著“開局一條褲衩,裝備全靠手打”的方法,張洪先是在一塊平整的石板上,提前撒上一層乾燥的草木灰,防止泥土粘在石板上。
隨後將一團經過反覆揉捏的泥土,放在石板上用一根光滑的短棍一點點壓開,形成大概2厘米厚,直徑約25厘米的泥餅;緊接著,張洪把泥巴搓成條,順著泥餅的邊緣,一圈一圈地往上壘,在壘的過程中,用手沾水,一邊捏著泥條,一邊混合著泥土,把泥條中間的縫隙給抹均勻;
當泥條堆到大概15公分高之後,用小木片一點點地將整個泥胚的表面刮平,同時把底部與周圍的結合處修補整齊,防止裂縫。很快,一個用泥巴做成的泥胚就完成了。
泥巴是從營地前面的溪流附近挖過來的,顏色很黃很黏,扔在水中也能經過長時間的浸泡也不散。收集後的泥土,張洪還讓人使勁地在上面踩,保證泥土中沒有較大的疙瘩,並把一些小石子、雜草都挑出來。
這些泥土在多人輪番的踩踏下,逐漸變得細膩。
當最後一個泥條壘到大概15厘米高左右,粗糙的泥盆就算是做好了。張洪又藉著火光仔細檢查了一下泥盆周圍和內部有無縫隙,並用一小塊石塊將表面刮平整,隨後喊上正在烤火的族人,小心的將盛著泥盆的石板給挪到另外一個小一點的崖洞裡。
這處崖洞只有15平大小,進深只有3米不到,高度更是隻有不到2米,平時是用來放肉乾和工具、武器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空間可以利用。
這裡全天大部分時間都背陰,陰涼乾燥,在吸取前幾次做陶器失敗的經驗基礎上,張洪決定這次先陰乾這批泥盆,再進行燒製。
還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啊,要是早點明白過來,燒製陶器或者瓷器,都應該把這些泥胚給陰乾,而不是直接扔火裡,搞不好很早以前,自己就能喝上熱乎乎的肉湯了。好在反應過來也不算太晚,吃了這幾個月的苦,就不能再讓我吃了喔。
前面幾次有泥胚沒幹燒裂的,有火勢太大燒碎的,還有在搬運過程中就散架的……林林總總,意外不斷。為了徹底地將這次的嘗試給做成功,張洪特意早早地就開始準備,從選擇泥土、篩選、揉捏、新增混合物、捏胚子……這些全流程都極易犯錯,而這次,絕對不能再犯這些錯誤。
耗費幾天時間踩出來的泥巴,總共也只做了6個泥盆或者叫泥鍋的胚子,另外又製作了20個碗,做完這些後,夜已深了,而自己也感覺渾身疲憊不堪。
叮囑守夜的人,在天快亮後留下一個小火堆,剩餘的火堆用水澆滅,收集好碳,便伸了個懶腰,也回到洞中準備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