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徹底的變革(第1/2 頁)
《文曲在古》第三十一章:徹底的變革
戴浩文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反腐成果,日夜苦思冥想。突然他想到前世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記載,他想借鑑一下這個做法,當然他不會像始皇一樣極致暴力破解 ,不會去刻意去冤枉好人和老百姓,只是針對貪官汙吏與奸詐小人,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
他決定向皇帝進諫,開展一場滅絕貪官文化的運動。他深知這是一個極其冒險的提議,但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他決定義無反顧。
在一個莊重的朝會上,戴浩文跪地向皇帝呈上奏摺,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如今雖在反腐上初見成效,但為保成果永固,臣有一策,望陛下斟酌。”
皇帝微微皺眉,道:“愛卿但說無妨。”
戴浩文深吸一口氣,說道:“臣以為,為保除貪成果,開展一場滅除貪官文化之運動。嚴禁民間討論貪官之事,銷燬所有與貪官相關之書籍,杜絕貪官文化之傳播。如此,數十年後,必見奇效。”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譁然。
一位老臣站出來反對道:“此舉萬萬不可!書籍乃文化之載體,毀之乃對文明之大不敬!”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且貪官之根源在於人心,非在於書籍文字,如此極端之法,恐生民怨。”
戴浩文據理力爭:“諸位大人,貪官文化如毒瘤,若不連根拔起,稍有春風,必有重生。唯有此決絕之法,方能永絕後患。”
皇帝沉默不語,陷入了沉思。
戴浩文繼續說道:“陛下,如今雖有成效,但稍有鬆懈,貪官必將捲土重來。此乃為子孫後代謀福祉之長遠之計。”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皇帝終於做出了決定:“戴愛卿一片忠心,朕準其所奏,但行事需謹慎,不可累及無辜。”
得到皇帝的許可,戴浩文立刻著手實施這一計劃。他首先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收繳與貪官相關的書籍,不論是史書、傳記還是民間雜談,一律收繳。
各地官府紛紛行動起來,一時間,書商們惶恐不安,藏書之家也人心惶惶。
在一個小鎮上,一位教書先生因藏有一本講述古代貪官故事的書籍而被官府抓走。他的學生們紛紛為他求情:“大人,先生只是教書育人,此書並非他有意藏匿。”
但官兵們不為所動,堅決執行命令。
戴浩文深知此舉可能會引起民眾的不滿,於是他親自到各地安撫民心,解釋此舉的長遠意義並在瞭解詳情後放了那位教書先生。
“鄉親們,此乃為了國家之未來,為了子孫後代不再受貪官之苦。一時之痛,將換來長久之安寧。”
然而,仍有一些文人墨客對這一行動表示強烈反對。他們秘密集會,撰寫文章抨擊這一做法。
戴浩文得知後,下令嚴查這些集會和文章,對參與者予以嚴懲。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與貪官相關的書籍被集中銷燬,民間關於貪官的討論也逐漸銷聲匿跡。
但與此同時,一些負面的影響也開始顯現。由於對貪官文化的過度打壓,一些正常的歷史研究和學術交流也受到了阻礙。
一位歷史學家痛心疾首地說道:“如此一來,後人將如何瞭解歷史之真相?”
戴浩文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開始調整策略,對一些具有研究價值的書籍進行甄別和保留。
在這場運動中,一些官員為了邀功,過度執法,導致不少冤案錯案的發生。戴浩文對此十分憤怒,他嚴厲懲處了這些官員,並下令重新審查案件。
經過幾年的努力,貪官文化似乎真的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官場風氣煥然一新,官員們人人自危,不敢有絲毫貪念。
然而,戴浩文並沒有放鬆警惕。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