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上沒有烏雲蓋(第1/2 頁)
或許有人就會質疑,提前準備好的,豈不是可以造假?卻是絕無可能的。
器物、歌詞、書畫等等的作品,在這裡可不是尋常之物,必須是具備了超越了俗世之物的範疇才可以。同時必須烙印上自身的氣息,就像是一個章,只不過這個是精神之印記,就像書法,要具有傳神效果則必須是這個人的獨有氣息,鑑賞之光一照之下就可以對比出來。
不止如此,如果是術士,製作出符籙或者器物參加詩會,最後也會有一輪複核,更加避免了作假的可能。
如有濫竽充數的人,會被釘上恥辱柱上接受懲戒。
所以說,詩會是展現年輕一輩文藝的舞臺。
魔慶晉魔盛典,此輪文鬥可以說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長篇大論下來,楊巔打起了哈欠,暗自腹誹這他孃的一來就遇上了自己剛剛熟知的高考。
原本還來了一些興致,可是後面當詩會開始,第一個上臺展示的人,是位身姿卓絕容貌出眾少女,在舞臺之上翩躚起舞,猶如一隻靈動的燕子,時而撲騰,俄而點水,歌喉清脆啾唧,別有一番風味。
過後,又有人舞劍,劍由有神威不可當,龍在鞘中蟄,攝劍而動鏗鏘作響,劍影綽綽四射,絢爛似流星劃過。
這些年輕翹楚們,使勁了渾身解數,迎來一浪高過一浪的喝彩聲,相互抨擊和讚美之言彼此起伏。
睃了一眼不遠處的晨陽和朵兒兩兄妹,此時他們坐在一處,晨陽臉色不善,時而對朵兒責備幾句,似乎怪她不出面揭露楊巔。
二皇子子蘇為人和善,死拉著自己與之同坐,無奈,楊巔只能坐在前排位置面對面著大皇子子辛,兩人火藥味十足,可又還沒有公開撕破臉皮,表面還是虛偽那一套。
舞臺上的鬥豔,並未吸引楊巔的目光,詩會文藝比鬥,看一眼就明白無非是天有五星,地攢五嶽,人有五德,樂按五音。五星者,金木水火土;五嶽者,常、恆、秦、華、蒿(這裡沒有,比喻而已);五德者,溫、良、恭、儉、讓;五音者,宮、商、角、徵、羽。
無論如何,毋庸說是萬變不離其宗而已。
記憶中的覺醒,見過更加璀璨絢麗的文明,對於這些,楊巔的眼光無限拔高,似乎脫離了這個世界的界限。
自從精神在宥之後,有了精神出竅的本我逍遙自在的本能,也就是說,楊巔形和神別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露出水面空間為陽,一部分隱匿在水下空間外為陰,陽的這一部分暴露在形體,和楊巔魂火融合成為死火,隱藏陰的那一部分存在於虛無之中無影無形。
換而言之,楊巔多了一個影子,死亡的陰影,姑且可以稱為陰影。
陰影只要想,則可以脫離形我的界限,做到靈魂出竅。
一開始楊巔的夢遊情形,皆由此而來。
臺下熱火朝天,臺下楊巔倦意來襲,耷拉著眼皮將寤未寐,精神竟然如潮汐般全部褪去,沉入無盡的大海之中。
順流而下,一陣天地旋轉之下,楊巔來到了書海之中,此前留在靈界的靈魂印記和楊巔形成了溝通的橋樑,如今無需召喚或者牽引,他自由間就能出入靈界。
進入靈界的,是楊巔陰影,是本我而非自我。
也就是說,外在的楊巔,依然可以自由行動,而本我則已經遨遊在靈界之中。
精神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在物質世界行走,一部分在精神世界遨遊,用修煉的方式來說就是,楊巔現在可以分成兩部分來修行。
一修精神,一煉武道,兩者分工合作。
本我和自我的誕生,能做到這種程度,完全出乎了楊巔的預料。
看著臺上的載歌載舞或吹弄管絃,或鶯歌燕舞。楊巔動了動手指,發現自己行動無虞,而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