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第1/2 頁)
……
下午時間王五都在文院學習,身為農奴的她不識字,但在現代有專門研究過先秦時期的文字,此時正在瘋狂學習中。
而葉陌沒有時間與王五交流,木簡、毛筆、墨、硯、小刀,開啟長時間的閉關,在木簡上書寫或刻畫。
第一批書寫的竹簡內容是對這個世界鑄鋪裝備的初步改進。
春秋戰國時期以越國的武器鍛造最先進,尤其是劍,因為此時凡是士,包括軍士、貴族、官吏,全部佩劍,『吳戈越劍』、「越民鑄寶劍、出匣吐寒光」已經開始聲名鵲起。
葉陌今日特意逛了來自越地商人的鋪子,主要分上灶、下灶、鍛造三個步驟,而這個三個步驟的裝備包括溫度、構造、配件、礦石物料等,都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二,楚陽城士兵裝備的改進,一個好的裝備,能夠提升相當多的戰鬥力。
比如戰車。
在戰爭中,不可缺少的裝備是戰車,車軸是戰車馳騁時急劇轉動的關鍵部件,葉陌稍微改進了一些戰車的結構與材質。
不得不提材料問題,這個事件已經把青銅、木材用到極致,甚至還有一些鐵,但是,材料方面肯定不如後世的。
葉陌今日看到了一些礦料,根據店鋪中本地挖掘的礦石材料,她發現,在有限的條件裡,改進一下材料發展,也是可行的。
明日再讓工匠挪個楚陽城礦石材料清單來,說不定有新的驚喜。
陣法玄學方面待解。
第三,刀、劍、弓等也畫了一些設計圖,以上這些是明早交給陽城君工匠打造的,這個年代的兵器種類比葉陌曾經想像得多很多,這些也只是一個選擇內的初步改造。
……
以上都是為戰爭準備,明日交給陽城君旗下工匠的鍛造樣品,而非全部給孟勝看的。
墨子支援正義戰爭,反對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可這一屆鉅子孟勝似乎不喜任何戰爭,從墨學竹簡機關術運用即可看出來。
可孟勝不是墨子,每個人有不同的個人喜好與領導方式。
從特工王五那裡,葉陌也收穫很多。
這個時期是奴隸社會往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人們根本還沒有想到下一步的路如何去走,什麼都摸索著來,思想百花齊放。
能夠為天下理想而奮鬥一身的思想家們,構成了華夏幾千年的人文基礎。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不提後世幾千年的進退,他們在春秋時期提出『以仁為核心、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讓很多平民讀書識理,為春秋戰國人才的百花齊放助了一功。
出生平民的墨子看到了其他思想家看不到的地方,他提出的理想也得到了一批平民理想者的擁護,可問題也恰恰在這裡。
春秋過後即開啟了封建社會之門。
而墨家的思想與封建統治階級不合,戰國時期不義戰爭太多了,統治者們有野心有慾望有貪婪,這個時候,思想不得不變動。
不是說孟勝他們不好,而是這個時期若墨子活著,或者有更強的繼承人,懂得根據社會制度來改變宣揚思想的方法,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結局。
但那又不是歷史上的墨家了,不會聚集這麼多為義為理想而死的墨家門人。
以上帝視角來看待問題,幾乎什麼都是問題,畢竟上帝=奇蹟。
葉陌本來不是糾結這些個問題的人,可她的目標是當一個墨家鉅子,自然而然希望墨家能夠好一些,所以才詢問了這麼多。
想要改變一個時代比登天還難,先面對眼前的戰爭與任務最重要!
在這之前,葉陌不能在孟勝面前暴露野心,引起戒備,因此她為明日諮詢準備的機關圖,都是從墨家竹簡上看到的,非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