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2/2 頁)
須實施全線攻擊來牽制敵人,同時儘可能節約兵力,並將多餘的兵力儘快提供給陸軍總部使用在其他地方。德國政治當局並不想看到這些佛蘭芒人的大城鎮遭到破壞,因此軍事行動都儘可能遠地避開它們。
a集團軍群得到的命令是,一旦他們抵達貝頓-聖奧梅爾-加來一線,即應使其機動部隊轉向進攻阿爾芒蒂埃爾-伊普雷-奧斯坦德戰線,同時使用步兵師儘快奪取朗斯-聖奧梅爾高原,爾後派遣這些步兵師跟在機動部隊後面向東北方向進攻。在南面,必須保持下索姆河各渡口的暢通,在有足夠的部隊到達時還要擴大那些橋頭堡。在亞眠以東地區,一旦有足夠的兵力可供使用,就將索姆河各渡口組成的防線推移到亞眠-尼翁一線。陸軍總部的這個指示相當清楚地說明,&ldo;大鐮刀&rdo;計劃的思想仍保留不變,並且也相信進攻的最初幾個階段將迅速而圓滿地結束。
但在五月二十三日,北翼的b集團軍群發現它只能緩慢地向前運動。它的一些部隊正沿梅嫩公路向魯貝和裡爾以東的法軍築壘線前進。在根特以北,敵軍也在堅守中,德軍只奪取了一些不重要的橋頭堡。這個地段的戰鬥表明,南北兩翼都不可能取得重要進展。只有在中央部分有可能取得優勢,因此,馮&iddot;包克決定將他的作戰重點轉向內翼。他可能還想實施一次鉗形運動,封住在奧斯坦德一敦刻爾克以南的羅網,從而切斷英軍的退路。然而,按照陸軍總部的指示,他現在也使用左翼兵力,在裡爾東南方實施進攻,支援第四集團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