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2/2 頁)
港的位置的原因,只有馬利姆一干尼亞一蘇達灣地區才真正適於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在撤出希臘之前島上英軍的情況
以上所述是英軍於一九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在克里特島登陸時的島上一般情況。這是自一九一三年該島歸屬希臘以來,外國軍隊首次踏上這塊土地。
這種情況是怎樣形成的呢?英國人一向對克里特島虎視眈眈,並在某種程度上對這一事實負責,即土耳其在一九一三年寧願把這個島給予希臘這樣一個小中立國。
克里特島因其地理位置,對海軍始終具有戰略上的重要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飛機的大發展,這種戰略上的重要性有增無已。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該島明顯地對鄰近地區,特別是對地中海東西之間的海上交通構成一種潛在的威脅。倘若它被控制在一個擁有十分強大的海空軍的強國手中,情況將更是這樣。一九三九年四月義大利佔領阿爾巴尼亞之後,英法保證希臘的獨立。希臘中立首先符合英國的利益。但是當義大利站在德國一方參戰時,這種情況就改變了。英國軍事首腦把目光盯在多德卡尼斯群島中的羅得島意軍基地上,而且想利用蘇達灣作為加油站,供以亞歷山大港為重要海軍基地的盟軍遠海作戰之用。因此,他們在徵得法國的同意後,早在一九四○年四月二十五日便決定:一旦義大利參戰,便立即佔領克里特島。寥寥數日之後在五月二十一日,英國獲得希臘政府的同意:如果意、希之間爆發戰爭,盟軍即可佔領克里特島。到五月三十日,佔領克里特島的計劃擬制工作完成,但是法國出人意外地迅速崩潰使英國喪失了用於實施這項計劃的人力物力。英國不願作第一個破壞希臘中立的國家,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它於七月二十七日暫時放棄執行這一計劃。當然,德國威脅將發動&ldo;海獅&rdo;作戰對英國放棄這項計劃也是有影響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