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汢之(3)(第1/2 頁)
那戶人家雖是尋常,
但好在脾性尚可,是個老實的,我一連觀察了許久,
一家四口裡,
兩個年長的倒是和善模樣,成日裡笑眯眯的,
家中一兒一女,
那女孩兒的模樣隨了父親,性格也是個穩妥的,
可那男孩兒….
不好說…
只長相雖了母親,可也只是長相罷了,
其餘的,與家中的其他三人,
可謂格格不入。
兒時便是個皮實的,幾乎每日都會被他母親拿著苕帚從各個方向給攆回來,
有時懷裡抱著一隻野兔子,頭頂還沾著草屑,
有時拎著幾尾小的可憐的小魚,
甚至還用草繩給串成一串,
一路躲閃著從後方拍過來的掃帚,
一面呲著一口大白牙朝著家裡的方向跑,
那一串小魚在風裡飄啊飄,
伴著男孩兒誇張的痛呼,磕磕絆絆的跑進了家門。
繼而就是熟悉的場景,
父親攔下暴怒的母親,
姐姐則帶著弟弟熟門熟路的躲進房間,
晚間的時候,男孩兒再端上一盤被炸的鮮香酥脆的小魚呈到母親面前,
嬉皮笑臉的道歉。
在父親和姐姐的輪番“勸說”之下,母親到底還是消了氣,
作勢擰了擰男孩兒的耳朵,
教訓若下次再獨自跑到河裡逮魚,
定要將他的屁股揍成花一樣。
男孩兒笑嘻嘻的說:
“若是像母親一樣好看的花,挨頓打也是值得的。”
母親沒好氣的斜了他一眼,
嚼上一口炸小魚,
那小魚被裹了雞蛋和麵粉調製的麵糊,被炸的外酥裡嫩,
不用想,也是自己姑娘的手藝。
想到女兒,婦人心中慰嘆一口氣:
還好還好,有個省心的。
繼而便也不再生氣,一家人再高高興興吃頓晚飯不提。
這戶人家姓孟,
那省心的姐姐,叫孟芫,
那不省心的弟弟,叫孟芋。
早年請了大夫把脈,知道是個女孩兒,
直見孟父興奮的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
而孟芫這個名字,是父親翻了好些書籍,逐字斟酌而得,
可見珍之愛之。
懷孟芋之時,孟芫剛剛三歲,
孟父將女兒駕在脖子上滿屋子”嗚嗚嗚”的跑,將孟芫逗的咯咯直笑,
孟母則為女兒縫製新衣,一面和丈夫聊天:
“前些日子去瞧了大夫,這一個約莫是個男孩兒。”
“男孩兒便男孩兒吧,以後還能保護姐姐。”
“可要先把名字取了?”
“不用,到時有什麼取什麼便好了,男孩好養活,什麼名字都行。”
“也好,那衣服也不用準備了,反正阿芫前些年的小衣服都收的好好的,能穿。”
“行,但是阿芫的那家粉色的棉夾襖得收好,那是阿芫以前最喜歡的一件,別讓臭小子給穿髒了。”
“好好好。”
孟母在臨產前一個月,卻是愛極了吃芋頭,
尤其是蘸了白糖,
一天恨不得三餐都吃上芋頭蘸白糖才好。
哪怕生產之時,產婆說要吃些東西補充些力氣才好,
孟母推開了早早備下的肉湯,竟還是要吃芋頭,
所以,孟芋便成了男孩的名字。
連產婆都連連搖頭,
多少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