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初期工業(第2/3 頁)
這邊事情著實很多,一時間有些忙碌而已,等理清了便好了。”
盧傳廷也笑著說。
“能適應便好,我把你調來中路軍,你心中不要有怨氣,並非你不能勝任北路軍的軍務,而是另有其因,只是不好解釋罷了。”
在盧傳廷的軍令中,曾言陸康難堪大任,只是為了安撫黃良忠。所以盧傳廷自然要解釋一番的。
聞言陸康立即拱手。
“少帥莫要如此說,我這把老骨頭能為少帥效力,已是莫大的榮幸。”
拍拍他的手,兩人邊聊邊走。
來到工地,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便映入眼簾,一座不高的山體已經被挖去了小半,工人用手推的小車將石灰石運到平坦的地方堆放,四座迴轉窯冒出了濃濃的黑煙。
窯前的工人將運來的石灰石敲碎後,加入粘土和少量的鐵礦石,粗略的研磨後,便送進窯內高溫煅燒。
窯前的平地上,巨大雨布搭出了一個巨大的棚子,裡面是被燒熟的水泥,經過工人們細細的研磨後,便得到了標號不是很高的成品。
這種水泥建造房子已經非常牢固,在沒有大型重卡的年代,修路自然也是綽綽有餘。
因為條件簡陋,又是起步階段,所以盧傳廷便準備大批次生產這種水泥。
,!
而在遠處的山上,山腰處也有大量的工人在挖掘,在一處陡峭的山崖處,工人將黑色的煤炭順著巖壁往下傾倒,直接落在了山腳。
山腳下的工人用小推車將其運到窯內,還有很多身體強壯的,用荊條編制的籮筐一趟趟的來回挑著。
盧傳廷來到堆放成品的地方,抓了一把在水中搓揉,因為沒有研磨機,磨出來的水泥比之現代要粗糙一些,但並不影響使用。
叫來負責的人,不一會,張臨玉便帶著幾位老窯工過來。
幾人朝少帥見禮後,盧傳廷問道。
“成品做過實驗了嗎,硬度怎麼樣?”
領頭的老窯工出來回答,看起來彬彬有禮,似是識字。
“好叫少帥得知,已經做過實驗了,硬度堪比白石。”
白石自然沒有青石的硬度高,但也不錯了,老窯工接著說。
“有個問題一直沒解決,當澆築面積過大的時候,不管如何處理,都要開裂。”
盧傳廷不由噗呲一笑,這個問題到後世都沒完全解決,何況這種粗製濫造的第一代水泥。
“這個問題不用管,以後大面積澆築的話,等快乾時多澆水,然後在固定的距離內用木板將他們隔開。這種情況便會改善。”
又指了指工地周邊接著說道。
“分出一部分人,建造磚廠,這水泥受不得潮,要儘快的把庫房建起來。”
然後拿出一本小冊子,遞給了張臨玉,這是水泥和砂石的配比,以及建造水泥磚石房的方法,簡單易學,便不做指示了。
等窯工們散去,將張臨玉招到面前問道。
“上次叫你們找的那個火油井,找到沒有。”
張臨玉點頭。
“找到了,在一個叫小頂山的村莊,離此不過五六里路,白連長正帶著兩個班的戰士在那裡守著,四周的村民也已經搬走,他們家中的壯勞力都是在工地上做活,很好動員。”
盧傳廷仰頭沉思,原油需經過脫水脫鹽後,經餾化塔常壓蒸餾,便能分餾出常規的汽油和柴油,但要想保證油品燃燒後不產生有害物資,那便需將原有沉渣進行再次提煉,摻雜後經過熱裂化,脫醇等等工序的處理,才能得到現代化的高純度柴汽油。
空間內有座小型的餾化塔,是船舶機艙中用來分餾廢油的,拿出來就能用,等以後制剛工藝成熟後便能進行仿造,至於理論,全部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