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第2/3 頁)
想了想,乾脆讓老太太回去操辦,這是好是壞,都說不到她頭上來。
得了訊息,一家子人就收拾妥當,準備提前一個月回老家。
正好廠子裡最近一段時間都沒事,穆初夏和袁向北也能抽出時間來一起回去。邵東來聽說夫妻倆人要回老家,也跟著一起去了,他想去看看自己外甥生活過的地方是什麼樣。
雙胞胎結婚那天特別熱鬧,十里八鄉都跑來看稀奇了。
畢竟這附近還沒出現過兩兄弟同一天結婚的。
好在,他們是雙胞胎,一天結婚倒也說得過去。
穆初夏也很高興,雙胞胎算是她來到這個世界後,相處得最久的人了。三人年紀相當,小時候都是同進同出。
他們成家立業,她自然是為他們高興。
倒是穆三叔家的穆福林,在看到兩年多不見的堂姐後,又好了傷疤忘了痛,笑呵呵地跑上來扯虎鬚,故意把喜炮丟到穆初夏腳下。
可他也不想想穆初夏是誰,能著他的道?
剛把喜炮丟到穆初夏腳邊,穆初夏就眼疾手快,一腿給踢了出去,而且還是專往他邊上踢。
穆福林眼睛一直,嚇得扯腿就跑,那速度比兔子還快。
穆家人再一次聚齊,唯有在西北當兵的穆福軍沒有回來,不過他也早早送回了賀禮。
穆家老院子裡,曾孫輩的幾個娃子搖搖擺擺在院子追逐玩鬧,大人們則坐在一起有說有笑,互訴近況。
……
……
時光荏苒,眨眼而過,期間發生好些大事,先是華國的兩個偉人相續離世,緊接著便是轟轟烈烈了十年的動盪被推翻,徹底結束。
然後,就在這場動盪過後的兩年,國家恢復了高考。
袁向北再三考慮了一下,重新拿起放下幾年的課本,一頭扎進了書海,加入了高考的行列。
而同年,知青們也陸續還鄉,盼春的丈夫王新在考慮了一週之後,給在首都的家人寫了封信,讓他們看看,能不能讓盼春的戶口也隨著他一起回首都。
這事,一等就等了近兩個月,首都那邊才回信,說沒有辦法把盼春的戶口牽回首都。但是,王家父母還是讓王新把盼春母子一起帶回去,暫時沒有首都戶口不要緊,家裡又不差她們母子的那份口糧。
王新家的父輩還算開明,並沒有讓自己的兒子和有些知青一樣,跟鄉下媳婦兒離婚,一個人回城。
前些年,他們也是見過盼春的,知道盼春是個不錯的媳婦,況且她還給王家生了個兒子。
而且,她還有個哥哥在部隊!
穆福軍在部隊幾年,因為讀過高中,後來被部隊舉薦去了軍校,從軍校出來後,就立即升了職。
雖然職位不高,但在王家這個全是職工的家庭裡,也算得上是一個有本事的親戚了。
盼春於是和王新一道,帶著兒子回到了首都。
幾個月後,袁向北高考成績出來,考得不錯,直接被首都大學錄取,成了首都大學的學生。
他和穆初夏商量了一下,讓她辭掉了機械廠的工作,與他一同去首都。
穆初夏本人表示,她更想辭了工作回芭蕉村。
可這想法剛冒起來,就被她媽一巴掌拍飛了。兩口子不在一起,分隔兩地算怎麼回事兒?
張梅心底泛著濃濃的擔憂,特別是在袁向北考上大學後,她那提著的心就沒有放下過,生怕自家閨女被女婿嫌棄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