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買方子(第1/2 頁)
張老太把買來的乳糖碾碎,一斤一碗放一點也是可以放個80碗左右,經過商量,把加了糖的桃花羹一碗賣三文錢。
沒想到加了糖的桃花羹賣得更加火爆,都有點供不應求了,就這樣,每天除去成本的40文糖,一天也能掙個300多文左右。
張老太看著生意這麼的好,便想著多幹一點,家裡的幾個婦人每日忙不可開交。
還是張平勸道,這個東西現在生意這麼好也只是現在的人吃個新鮮。
張老太一想也是,這幾天他們的小攤生意確實沒有剛開始那一天好,一天也就200文左右。
再加上現在九個月過一個月天氣就冷下來了,到時候吃的人也就慢慢變少了,而且這個東西行家一段時間也是能研究出來的,何不如現在這個時候把方子買了,這樣也能多一筆收入。
張老太聽著自己的孫子如此說,也覺得有些道理,自此她們一家靠著這個桃花羹掙錢了以後,便對著自己的這個孫子另眼相看。
覺得他定是受到神仙庇佑的,要不然怎麼沒有託夢給別人,就託夢給自己這個孫子呢!
張平就和張老太商量著去一家酒樓買方子,張老太帶著張平便去鎮上自己兒子之前做賬房先生酒樓,去他們酒樓看一下要不要買這個方子。
因帶著自己孫子的原因,且張平年歲還小,走不了長路,對於這個問題他自己也很無奈。
張老太就和張平坐著村裡到鎮上的牛車,一人三文錢,要不是最近掙錢了,往常張老太是不捨得。
這還是張平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看到古代的城鎮。
只見在這座寧靜而古樸的小鎮,一條寬闊的主街貫穿東西。晨曦初現,小鎮便甦醒過來,車來人往,好不熱鬧。
街頭,一輛輛馬車緩緩駛過,車輪滾滾,碾碎了清晨的寧靜。
拉車的駿馬昂首挺胸,蹄聲清脆,馬車上裝飾著精美的銅鈴,隨著車身的晃動發出悅耳的叮噹聲,車簾微微擺動,隱約能窺見車內乘客的身影。
行人們有的步履匆匆,有的閒庭信步。
身著長衫的文人雅士手持摺扇,邊走邊談,談笑風生,挑著擔子的貨郎大聲吆喝。
兜售著新奇的小玩意兒,身著粗布衣裳的農人們揹著籮筐,筐裡裝滿了新鮮的蔬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街道的拐角處,一輛裝滿木材的牛車正艱難前行,老牛喘著粗氣,車伕在一旁奮力地吆喝著。
不遠處,一位騎著毛驢的老者悠然自得,毛驢邁著輕快的步伐,彷彿也在享受這熱鬧的氛圍。
孩童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時而追逐打鬧,時而駐足觀看街頭藝人的精彩表演。
這是張平第一次直觀得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古樸氣息。
還沒有等張平反應過來,他阿奶便牽著他來到了酒樓裡,酒樓的小二是認識張老太的,之前她來過酒樓找過大兒子。
眼下大兒子在備考明年的院試,便沒有在這個酒樓做賬房了。
“老太太,你怎的來了?”小二哥看著張老太一身粗布麻衣,身邊還跟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孩。
這一聲老太太還是看在張童生的份上叫的,要不然象這種農婦,小二哥都是不搭理的,哪會這麼諂媚。
小二哥也是奇怪,如今張童生都不在這個酒樓了,一時也拿不住老太太是來幹什麼。
“小二哥,掌櫃的在麼,我找一下掌櫃的。”小二面上顯得有些為難。
想了一下,還是覺得不能得罪,萬一張童生要是考上秀才了,和他計較今日得罪張老太太的事情,那便是大罪過了。
當即便把掌櫃的請了下來。
“張老太太,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小郎,來吃個零嘴。”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