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學外語(第1/2 頁)
其次則是在翰林院待滿一年後申請調往六部任職,但六部的官職數量有限。
且並不需要過多的人手,此外還有一種選擇便是外派至地方,然而大多數人對此並不情願,因此眾人只得在翰林院中緩慢地積累資歷,悠然自得地享受舒適的生活。
經過這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張平最終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一年後申請外放至地方任職。
在這幾日裡,張平每日按時前往翰林院處理政務,工作之餘便會一頭扎進翰林院的典籍庫裡。
翰林院的典籍庫果然名不虛傳,裡面收藏無數珍貴的古籍,其中包括了歷代大儒們的詩作、經典著作以及各種失傳已久的書籍,這些珍貴的文獻讓張平大開眼界。
這日,張平在典籍庫看書,施頤閒著無聊來找他。
“張兄,我看你不在位置上,一猜便知道你在這裡,”
說罷坐在張平對面,看到他手裡拿著一本縣誌,有些疑惑的問道:“張兄,你怎對這縣誌如此感興趣?”
張平抬眼,目光從書中移開,微微一笑。
“施兄有所不知,這縣誌雖看似平常,卻能反映一方水土的民生百態,其中蘊含的治理之道,對我日後外任地方頗有啟發。”
“什麼?你要外任?”施頤一拍桌子,臉上滿是驚訝。
他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著張平,似乎想要從他的表情中確認這訊息的真實性。
張平輕輕點了點頭,神色平靜:“不錯,施兄,我已深思熟慮,決定外任。”
施頤皺起眉頭,急切地說道:“張兄,這外任之事可非同小可,地方事務繁雜,且遠離京城,諸多艱難險阻,而且你的老師是褚大人,前途一片光明,你為何要做此決定?”
“施兄,正因地方事務繁雜,才更需要有人去用心治理,我在翰林院雖能安閒度日,但心中總有不甘。”
施頤聽了,輕嘆一口氣說道:“張兄心懷天下,我自愧不如,這些日子來我閒散度日,看著身邊人如此,我亦是和他們一樣,”
“施兄,莫要妄自菲薄。你我同窗共事已久,我深知你的才華和抱負。
只要有決心,何愁不能成事?你若是覺得無聊,何不多學一些東西,這幾日我認識翰林院的幾位大人,他們會一些外邦之語,甚是有趣!”
施頤眼中閃過一絲好奇,問道:“外邦之語?這倒是新鮮,不知學會了有何用處?”
張平微笑著回答:“如今我朝與外邦也有一些交流,若能懂其語言,便能更好地瞭解外邦的文化與風俗,為朝廷出謀劃策,說不定還能為我朝的發展開闢新的途徑,若是將來我朝壯大,邦交只是會些其他語言,亦是好的”
施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聽你這麼一說,倒確實值得一學,只是這外邦之語想必不好學吧?”
張平鼓勵道:“萬事開頭難,施兄乃是探花郎,只要用心鑽研,定能有所收穫。況且翰林院的幾位大人也願意教導我們。”
施頤握緊拳頭,彷彿下定了決心:“那好,張兄,我願意一試。既然你決定外任地方,我也不能再這般渾渾噩噩,總要做出點改變。”
張平欣慰地笑了:“如此甚好,相信以施兄的聰慧,定能學有所成。”
如今已是十一月天寒,倆人相對而坐。窗外寒風呼嘯,吹得窗紙瑟瑟作響。
屋內炭火微紅,卻也難以驅散那絲絲寒意。
待到他下衙回家,還沒有進入正廳,便聽到爹孃的談話聲。
“這孩子整日忙於公務,也不知何時能成家立業。”李氏的聲音中透著擔憂。
“柔娘莫急,平兒自有他的打算。”張二牛的語氣較為沉穩。
張平在門外停住腳步,心中泛起一絲愧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