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月下別(第2/3 頁)
濯:“凡是血,皆有穢,本就不該為食。”
他能喂,是因他身有淨骨。
望枯:“那倘若我真害死他們,仙君不會怨我麼?”
風浮濯話鋒一轉:“萬般有命,我來了也是如此,不來也會如此。何況,你想救我,我何故生怨。”
望枯撓撓頭:“也不是救,就是……”
不捨送上門來的飯錢。
風浮濯:“無論哪般,金丹給你,我便不會再討,至於救命恩情,我也理應再還一樁謝禮。”
旁人是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取自《詩經·大雅·抑》)
風浮濯卻報之以漫山桃林。
望枯不講世故,贈什麼都一概收下:“在祉州逗留多日,我委實待厭了,前路定有更多棘手之事,只想仙君送我去磐州一程。”
風浮濯蹙眉:“只是如此?”
望枯:“只是如此。”
他一語不發,悄愴幽邃。
望枯與風浮濯相處一日,已將他洞悉個透徹——
風浮濯是嫌這謝禮,要得太少。
……
他說一不二,合十雙手,端上血色蓮心眉。
惝恍間,天地捲入狂風中,訝異聲此起彼伏。
白光侵襲,吞噬周遭,望枯緊閉雙眼。
陰冷地下洞穴如日拂下。
還未睜眼,便聽到何人有序敲打木魚,何人搖頭晃腦誦經。
她一睜眼,就萬籟俱靜。
而眼前檀香四方院,高階梯下刻著仙家騰雲駕霧、飛天遙赴蟠桃會的浮雕。龍柱兩根一左一右陳列,十八層塔直立後方竹林,功德塔爐幾方都有,其中一座最甚,快要載不住過往香火了。
如此氣派,望枯卻從未見過此地。
正對的佛堂有三三兩兩的光頭和尚扶窗探頭,個頂個眉清目秀,模樣都算不上大,好似始料未及。
其中一杏眼小和尚,生得極是唇紅齒白,不比旁處香爐高上多少,卻出奇穩重:“諸位施主,停仙寺今日已歇了,若要供奉香火,還請明日再來罷。”
停仙寺……
停仙寺!
若無記錯,定是別淺昔日當差之地。
士卒們不知所云,卻見阮瑎和阿蓑都悠悠見醒,分別趕去將他攙扶起身。
阮瑎氣若游絲:“到磐州了嗎……為何此地,這樣像停仙寺?”
商影雲四下打量,一拍腦袋:“神了!磐州的停仙寺!我說怎的這樣熟悉!怎的來此磐州了!”
那一家老小也跟著來了,老婦與老翁癱軟在地,兩行熱淚又淌面上:“什麼!磐州……為何會來磐州,這如何活得下去,倒不妨任我一頭撞死!”
——風浮濯竟是將所有人都帶來了。
小和尚挽起長袖,伸出蓮藕肉手想要攙他二人一把:“施主,莫怕走投無路,我佛慈悲,可歸我佛門……”
二人抱頭痛哭:“吃了半輩子的素,竟還要吃!這一生,太苦了——”
亂作一鍋粥時,望枯左顧右盼,卻在長階之下的窄門旁,終見莊重黃牆下,那一綹藏不住的勝雪白衣。
她背月提裙,邁上階梯,剛過十二步,卻聽門後樹影婆娑,撫弄仙人發。
“不必過來。”
只聞其聲,不見他回首。
望枯輕聲問:“仙君,帶了這麼多人過來,定是折損了不少修為罷?”
風浮濯能剖金丹,怎會不知將這些人送去別地飽腹。
定是他們在祉州待了一輩子,性已定,不遠走。
若非食人,興許風浮濯會允他們在那裡留一輩子。
如此置氣帶來停仙寺,卻又為他們謀好後路。
風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