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完結倒計時:還在緩慢精修中)(第1/3 頁)
當夜,子禪不眠,一為師兄們寫了百字書信,二去擦拭風浮濯佛像,三鎖停仙寺,坐在長階等待望枯的到來——決心要陪望枯走這一遭濟世之路。
望枯這夜同樣難眠,且孤身在磐州城走了三里路。此地沒有硝煙,不飛紙錢,更無哭嚎,只是靜得太過,燈火點了又滅,死氣沉沉,只借弦月,描摹昨年太平盛世。
偶爾也會有幾個瘋癲之人,如兩岸猿啼,大呼小叫,淒厲驚走鳥兒:“來啊!留我一人算什麼本事!有本事把我也帶走啊!”
臨近宮城,望枯逗留了些許時候。
當初來此背屍的側門,今日卻大大敞開。望枯試著一邁,也無阻攔禁制。
“叮鈴——”
她的腳心好似踩上了一條長線,怕驚擾宮人,作勢潛逃而去。
誰知那深叢卻有人拔地而起。
頗有起屍之相。
李遊不由戲笑,哪怕身臥草叢,兩眼也勝過燈盞:“神女大人,可算讓奴才逮著了……神女大人膽子大,不曾想奴才會嚇著您,望您海涵。”
望枯進退兩難:“……這是何意?”
李遊:“並無何意,聖上說,如今天下這麼亂,你定會回來看看的,卻不會走正門。昔日入的什麼門,回來也是此地。奴才便填平了皇后宮的池子,還找了道士做法,一心守在此地等您。”
那池子極陰,望枯今非昔比,確信此物是紫氣東來的皇宮相互制衡了,省得風光太盛,早早耗盡這因地制宜的靈氣。
李遊:“快變天了,神女大人何不進來與聖上敘敘舊?”
望枯挪步,不耽擱這一時。
禹聆只著裡衣,臉龐填了油水,還少了從前那有求必應的老實模子,反而多了凌冽:“神女大人……不,望枯,許久不見。此次前來,可願給朕指點什麼迷津?”
望枯:“我想不出法子。”
禹聆嘆息:“朕料想也是,如今宮中在節省吃穿用度,各地勢力蠢蠢欲動,唯恐哪一日就爆發戰亂了,朕還需留些本錢,不能讓朕的子民吃苦捱餓……就只能怠慢望枯了。”
望枯:“無妨,皇宮可有什麼異樣?”
禹聆搖頭笑:“世家子遭殃得多,派遣奴僕策馬千里尋人,還天天上書讓朕動用兵馬,朕不聽,便成日彈劾,前不久被磨得耳根起繭子,便破例殺雞儆猴一回,總算安穩多了。”
“而皇宮就不算多了,盡是些宮中的丫鬟、太監的家人難逃倖免,朕便給了盤纏,不及出宮的年份,便早早遣散回鄉了,也算是一個償還罷。”
“只是來了些妖怪……朕不知如何處置,便讓士兵巡邏,再關在大牢裡。”
李遊待她說完,才話鋒一轉:“倦空君呢?他先前不是與神女大人形影不離的,今日怎的不見了?”
哪壺不開提哪壺。
望枯不悅:“死了。”
禹聆與李遊面面廝覷:“……”
望枯:“倒是禹聆,世道這麼鬧,我以為遍地都是聲討不快的人,磐州百姓如此安分守己,倒是讓我意想不到。”
禹聆幽嘆:“他們鬧過的,但給了錢兩,又能如何?人還是走了,自己也不知何時會隨這離去之人一併去,此事了無盡頭,折磨來去,也只是讓自己耗盡氣力。何況如今磐州百姓心緒低迷,商賈開張或不開張,也只是看能不能聚來幾個好友,款款舊話。剩餘的農戶、屠夫、小販,能歸園田居就通通歸園田居了,事事蕭條個徹底——此事朕難以干預,親眷比錢兩的份量重太多了,無論怎麼幫扶都無法更改這一局面。”
望枯懵懂明白:“……是啊。”
這場戰亂看似不見血,實則,是往心口裡回流了。
禹聆裹著外衣,親自帶領望枯去那簷下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