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2/3 頁)
羅基和潘若安就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熱切地談論起推理小說。我不知不覺也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之中。談話的主題從愛倫?坡談起,最終,從英美談到了日本。
&ldo;看來你更喜歡日本的推理小說啊!&rdo;羅基看著潘若安的藏書說道。&ldo;因為感覺日本的生活習慣與我們更相似,在閱讀時容易理解。&rdo;&ldo;聽說你有日本血統?&rdo;&ldo;啊,這個你們都知道了。&rdo;潘若安撓了撓頭,&ldo;我就知道這事早晚也會被你們查到。是這樣的:我的祖父原本是東京大學醫學部的高才生,因為戰爭的緣故放棄了去德國深造的機會,他像當時大多數盲目效忠天皇的熱血青年一樣選擇了參軍。現在看起來真是蠢!祖父進入部隊後以陸軍軍醫的身份來到中國,軍銜大概是少佐。他起初在哈爾濱跟隨石井四郎的部隊幹了兩年,之後他因為反對日軍慘無人道的細菌戰和喪盡天良的活體解剖而被派到前線。我的父親就是在日本無條件投降那年出生的。由於祖父在突圍時死在蘇聯軍隊的狙擊手的槍下,而祖母生產後不久,身體極其虛弱並且無依無靠,根本就忍受不了輪船在蒼茫大海上的顛簸,所以只好懷抱著剛出世的父親眼睜睜地看著滿載著日本商人和隨軍家屬的商船離開旅順口的碼頭。我可憐的祖母靠好心的中國人的幫助,一路靠要飯生存下來。她後來定居在瀋陽,改嫁給我的繼祖父,生下了我的二姑和小姑。再後來,我的父親在工廠裡認識了我母親,婚後陸續生下了我們姐弟四人,我是老麼。&rdo;
&ldo;在日本還有親屬嗎?&rdo;
&ldo;有。我祖父排行第二,上面還有個大哥。他的獨生子,即我的堂伯父還健在。他繼承了祖父家龐大的家業,在上世紀60年代投身於房地產業和汽車製造業。&rdo;潘若安嚥了口唾沫,繼續說道,&ldo;你們知道,20世紀60年代正好是日本經濟快速騰飛的時候,我的堂伯父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在80年代末,他憑藉商人的敏銳嗅覺,從如火如荼的房地產業急流勇退,把資金轉投到文化和高科技領域。他的高瞻遠矚使他能在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時全身而退,加上競爭對手們大都損失慘重,資產大幅縮水,就更加反襯出堂伯父資本的雄厚。他真是個商業奇才!不過畢竟年事已高,就把家族產業交給了他的長子,也就是我的堂兄。&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