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心向光明還是早已心如死灰(第1/3 頁)
清明節那天,李若風早早就起來了,因為記著要回鄉下祭祖。
李檢明在她小的時候說過,每家都重男輕女,只有他不是。
他的所謂不重男輕女,是指那時村裡的女孩都不讓去祭祖,而他讓李若風去了。
回到鄉下,再去到張家山大伯父家,已經快到中午了,周彤和她的兩個兒子李耀和李躍也都在。
李若風和大家打了招呼,就一個人走去盲伯公的故居。
那間屋子沒什麼變化,只是門邊的黃皮樹不見了,原來的泥地鋪上了水泥,堂哥在屋子外面養了十多箱蜜蜂,屋子門前不再是禾田,而是蓋起的一棟棟房屋。
也是大約在她四五歲開始,每次家人帶她去大伯公家,她都會先去大伯公家的客廳裡給長輩們見過禮,然後第一時間跑到大伯公家邊上的那間簡陋的小房子裡。
大伯婆和大伯孃她們總笑說:“屁股都沒挨凳就記著去他那邊了。”
那時小房子的門前邊有一棵黃皮樹,她偶爾會爬上去玩,有時會順著爬上院牆。
簡陋的木門進去是個非常小的院子,地上鋪砌著稀疏的麻石板,左邊是廚房,右邊是沖涼房。正面一個小過道,放著一捆捆的禾杆草,右面進去是一個比較寬敞的房間,泥地的。
小房子這樣的結構很奇怪,後來知道好像是賣了一半,所以原本的正堂屋變成了一個小過道。
她總是喜歡蹦蹦跳跳地跑進去,叫那個總是安安靜靜地端坐在床邊或桌邊的人:“盲伯公!”
而每次他都會微微側著臉用心地傾聽,然後細柔的嗓音裡滿是欣喜:“哦,是阿妹啊!阿妹,你又來看盲伯公了!”
他每次都很激動地叫著她,說很多話。
然後他總是非常慈愛地伸手摸摸她的頭,開啟牆邊的大木籠,那是他的衣櫃。她探著腦袋往裡看,偌大的大木籠只有箱底下整整齊齊地放著幾套疊好的衣裳。
他摸索著從裡面拿出一個鐵皮盒子,開啟蓋子拿餅乾給她吃,每次都如此。有時候很好吃,有時候可能是已經過期了,但她知道那是他不捨得吃的。為了不讓他失望,她會把他拿給她的過期的餅乾都吃了。
大伯公比盲伯公年紀大,他從走廊的梯子上摔了下來,摔到了後腦勺,去世了。他的遺體停放在大堂的廳上,當天下午就送了上山安葬了。
那天傍晚,李若風就在停過遺體的地上跳繩。每個人都說她那麼膽大,但沒有人叫住她。
後來黎愛福也一直說她膽大。
她才幾歲,心裡對死亡沒有害怕的概念。
小時候她對死亡唯一的恐懼是:那個坑那麼深,萬一醒了怎麼辦?
盲伯公出了名的愛乾淨,他的房間裡總是一塵不染,什麼雜物也沒有。房間裡的陳設也很簡單,一張床掛著挽起的舊蚊帳,左邊靠牆一個大木籠,右邊中間是一張木方桌,幾張長條木椅,除此以外再無任何。
她還記得約莫是她第一次去時,他問她:“你是誰?”
大伯公去世後就成了大伯父家,大伯父家離她家隔了兩條村子,她並不常去,極少時候盲伯公會不在,她等不到他回去就已經要走了。
那時堂姐們說起他會恨得咬牙。
他們說盲伯公很愛乾淨,碗筷灶臺每天都要洗一遍,刷得乾乾淨淨的,怕人在他水缸裡做手腳,每天都會把水倒光,要堂姐們重新挑。大堂姐和二堂姐嫁了,就三堂姐挑。
大堂姐和二堂姐在李若風沒出生時就嫁了,所以李若風基本沒怎麼見過她們。
他之所以如此,又焉不是因為曾經有人那樣害過他呢?!
李若風對他的過去一無所知,只聽說他年輕時很風光。
與他同輩的女人們的原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