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堂已經拜過了,紅蓋頭也已經掀了,原主已經換了常服,等著王爺來圓房了。
至於為什麼原主會在成親的日子一命嗚呼,最後換了她過來,這裡頭的事兒就多了。
首先她是陽壽未盡就先死了,剩下的壽命得有補償,只是雖然找到了這個跟她同名同姓很是合適的人,可她身處古代,補償是15倍起的。
又因為她是生活在高度現代化的社會,什麼都有各種家電代勞,所以又給她補償了一個富貴人家,勉強也算是什麼都不用自己動手。
總體來說還算可以。
可原主就有點倒黴了。
她原本十七歲就要嫁給孟王的,只是那天春天原主的父親回來參加婚禮的路上得了痢疾,直接一命嗚呼。
原主紅嫁衣還沒上身就先穿了孝服,婚禮變成了葬禮,光守孝就守了三年。
過了三年雖然說是出孝了,不過也不能立即就成親,還得再翻一個年,於是等原主出嫁,她已經二十一了。
擱在現代是早婚,擱在古代就是大齡。
再說這孟王府,原主是來當正妃的,所以孟王跟她差不多的年紀,今年二十四。
可原主要守孝三年,又沒有叫皇子等她的道理,所以這三年裡頭——
先是皇帝給選了兩個側妃。
孟王的母妃劉妃賞了五個侍妾。
還有原來伺候他的幾個宮女。
再加上開府之後收在屋裡的大丫鬟們。
最後還有下頭人孝敬的。
還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
其中一個側妃還正懷孕,孟王的長子就是她生的。
一屋子鶯鶯燕燕兒女雙全的,擱誰誰都得忐忑。
不過這點事兒還不至於把人忐忑死了。
原主的死因——據唐思然事後回想,主要是因為守孝三年飲食太過清淡,又不能不出去,整日在屋裡悶著虧了身子。
其次,有人在她窗戶底下說話嚇唬她。
說她父親的死因有異,還說是王爺動的手,為的是先叫楊側妃——也就是生了長子肚裡還揣了一個的那一位先進門,還說楊側妃是王爺心頭的白月光硃砂痣。
興許王妃進來沒多久,就要被王爺病逝了。
原主又怕又氣,再加上長久不動,這一激動起來就有點心悸,一口氣沒上來直接就這麼死了。
至於為什麼嚇她……
其實也很好猜,孟王府後院的女人已經達成了平衡,誰都不願意有她這麼個王妃壓在頭上。
另一個側妃想栽贓嫁禍給楊側妃。
又或者下頭侍妾想陷害頭上的兩個側妃。
又或者是幾個通房丫鬟想渾水摸魚。
縱然是楊側妃也不是那麼清白。
總之誰都有動機,人人都有嫌疑。
不過她們大概沒想到換人了,她可不是息事寧人的主兒。
唐思然盤算了一圈,揚聲道:「來人。」
門外進來兩個人,一個是唐思然的陪嫁嬤嬤,還有一個二十多歲看著很乾練的丫鬟,是孟王爺的人。
唐思然沖那丫鬟點點頭,直接道:「方才有人在窗戶底下說話,說王爺這麼晚還沒來,是要先去跟楊側妃吃飯,一家四口吃飯,你去看看有誰進來,全都叫了來,我要聽聽她們聲音。」
竹蘭宮女出身,還是劉妃親自挑的人,伺候王爺十多年了,也是經過大風浪的人,縱然是這樣,聽見這話她也不由得愣住了。
王妃外表看著柔柔弱弱,眼裡卻是個揉不下沙子的,要是這樣——
唐思然挑了挑眉,「怎麼?你有難處?」
竹蘭忙低下頭,「王妃稍待片刻,奴婢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