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中亞角逐(第1/2 頁)
時光流轉,來到了清朝時期。在乾隆二十年(公元 1755 年),一場轟轟烈烈的勘定西域之戰拉開帷幕。
自 1755 年起直至 1759 年,英勇無畏的清軍在乾隆皇帝的英明指揮下,揮師西進,以雷霆萬鈞之勢平定了準噶爾貴族以及大小和卓的叛亂。
歷經數年浴血奮戰,終於將這片廣袤土地納入大清版圖,並更名為新疆。
其名寓意著此地乃甘肅之“新闢疆土”,象徵著一個嶄新的開端。自此以後,長期以來分裂割據的混亂局面得以終結,中華大地再次實現大一統。
1760 年,清政府高瞻遠矚,決定在戰略要地伊犁正式設官駐兵並開展屯田活動。
昔日荒涼空虛的伊犁河谷,隨著政府的積極舉措逐漸煥發出勃勃生機。
大量士兵與百姓在此辛勤耕耘,開墾荒地,播種希望。
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讓這片土地日漸肥沃,田野間麥浪翻滾,蔬果飄香。
伊犁河兩岸也日益繁榮昌盛,人丁興旺。
兩年後的 1762 年,清政府進一步加強對新疆地區的治理,正式設立總統伊犁等處的伊犁將軍一職。
這位坐鎮邊疆的大將軍手握重權,管轄範圍涵蓋天山南北乃至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廣闊地域。至此,伊犁一躍成為統轄整個新疆的首府,當之無愧的“天山南北總會之區”。
為了牢牢鞏固在新疆來之不易的統治政權,清政府果斷推行移民實邊的重要國策。
一批又一批來自內地和南疆的民眾響應號召,背井離鄉,長途跋涉前往伊犁地區。
這些勇敢的開拓者們或投身於屯田事業,春種秋收;或從事遊牧生活,逐水草而居。
他們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傳統,與當地各族人民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在大家齊心協力之下,伊犁地區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隨著清王朝逐漸走向衰落,內部各種矛盾不斷激化升級,廣大人民群眾終於忍無可忍,紛紛奮起反抗清政府那腐朽不堪的統治。
在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期間,全國各地許多地區都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起義浪潮,民眾們積極響應,形成一股強大的反清力量。就在這風起雲湧之際,同治三年(公元 1864 年),遠在邊陲之地的新疆各族人民也不甘示弱,他們懷著對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先後在庫車、烏魯木齊以及伊犁等地毅然舉起起義大旗,向清王朝那腐敗黑暗的統治發起猛烈衝擊。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儘管起義軍英勇奮戰,但最終勝利的果實卻並未真正落入普通百姓手中。
相反,那些各族的封建主和宗教上層人士趁機篡奪了權力,使得新疆地區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一時間,這片廣袤土地上竟湧現出多達五個相互對峙的封建割據政權。
其中,有以喀什噶爾(也就是如今的喀什市)為核心據點的金相印和司迪克所建立的政權;還有以烏魯木齊作為統治中心的妥得璘(又名妥明)政權;再者是以庫車為根據地的黃和卓政權;此外,還有位於和田(即當今的和田縣)一帶的瑪福迪與哈比布拉汗共同掌控的政權;最後則是以伊犁為中心的邁孜木雜特政權。
這些割據政權之間彼此爭鬥不休,戰亂頻繁爆發,致使整個新疆地區民不聊生,社會秩序蕩然無存。
而這種混亂局面恰好給那些一直虎視眈眈、伺機入侵新疆的外國侵略者提供了絕佳的可乘之機。
他們如餓狼般撲向這片動盪不安的土地,妄圖趁火打劫,大肆掠奪財富和資源,並進一步擴張其殖民勢力範圍。
於是,原本美麗富饒的新疆大地就此陷入了更深重的災難深淵。
自 19 世紀伊始,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