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恭親王決定死守(第1/2 頁)
任老六神色自若地說道:“那就任由恭親王去思考吧!此次我們可是帶來了足足八百多門由咱們自主生產的後膛炮啊!您應該清楚,恭親王對於洋人的那些槍炮也是頗有研究的。但實話實說,咱們自家制造的這些火炮可要比洋人的厲害不少呢!想必您心裡也明白,八百門如此精良的火炮在戰場上所能發揮的作用那可絕對不容小覷啊!”
接著他又補充道:“不僅如此,我們還設有云南、蘭州、關隴、千陽、成都以及廣西等多處軍械局。”
聽到這裡,奕?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要知道,他這輩子都在致力於搞這些軍備方面的事情,然而到頭來,竟然還遠遠比不上一個被視為反賊之人僅僅用了八年時間所做出的成績。
過了好一會兒,奕?才緩緩開口說道:“罷了,本王認栽便是。只不過在此之前,本王希望能夠見一見你口中所說的那位元首。”
誰知喬松年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奕?的請求,並回應道:“恭親王,如果您願意主動將北京城獻出來,到時候自然會有與元首見面的機會,又何必急在這一時呢?”
奕?沉默片刻之後,無奈地點點頭應道:“好吧。”
奕?面色凝重地從座位上緩緩站起,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松壽和喬松年,義正言辭地說道:“想當年,明朝末年,那李自成率領著大軍攻入北京城之時,尚且有崇禎皇帝以身殉國!而時至今日,我大清朝眼看著也要保不住這北京城了,但又豈能沒有人為此付出代價、為之陪葬呢?你們速速回去告知你們的首領,就說當今大清的皇上已然出逃,然而我大清的王爺卻依然堅守在此處!”
聽到這話,松壽忍不住開口問道:“恭親王,此事是否當真再無轉圜餘地了?您難道就不再深思熟慮一番了嗎?”
奕?堅定地搖了搖頭,語氣決然道:“有些事情總歸是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的。即便歷經百年歲月,我也絕不願讓後世子孫詬病我大清朝毫無骨氣可言!”
言罷,任老六與松壽二人不敢耽擱,匆匆返回至馬岱的中軍帳內,並將奕?所說之話一五一十地轉達給他。
馬岱靜靜地聽完之後,原本舒展的眉頭漸漸收攏起來,眉心處形成一道淺淺的褶皺,彷彿在努力思索著什麼。
他那雙深邃的眼眸緊緊盯著前方,透露出一絲疑惑和驚訝之色,過了片刻才緩緩開口道:“他當真如此說的嗎?”語氣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
站在一旁的任老六聽到這話,毫不猶豫地用力點了點頭,動作之大甚至讓他的腦袋看起來像個上下晃動的撥浪鼓一般,以此來表示自己所說絕非虛言。
與此同時,一直默不作聲的松壽此時卻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只見他眼眶微微泛紅,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光,顯然已經被奕?剛才那一番慷慨激昂、擲地有聲的話語深深地觸動到了內心深處。
這時,馬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猛地轉過頭去看向松壽,臉色凝重地沉聲說道:“此次攻城之戰,你與都興阿等滿人士兵就不必參與其中了。”這句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人群中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大家面面相覷,臉上紛紛浮現出不解的神情。
其實,馬岱心裡非常清楚,要想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將固若金湯的北京城一舉拿下並非易事。而從他此番派出的人選便能略窺一二——一個是江湖經驗豐富且能言善辯的任老六;另一個則是身為旗人的松壽。
很明顯,這次談判的關鍵人物是任老六而非新投的松壽。
隨後,馬岱大手一揮,將營帳內的諸位將領召集在一起。
他昂首挺胸地站立在眾人面前,聲音洪亮如鍾般大聲說道:“如今看來,和談這條路已然走不通了!滿清政府根本沒有絲毫向我們投降的意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