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第1/2 頁)
魚肉薄如紗,晶瑩剔透,嫩得直讓人叫鮮。
新知青裡有兩個知青做得一手的好菜,動作乾淨利落,連劉剛都讚不絕口。他們一個做滷味格外地香,另一個擅長做糕點零食,隨隨便便拿一樣糯米便能做出二十幾種糕點,年還沒過完阮儒良就吃胖了三斤。
何梅梅調侃蘇葉,「蘇老師該不會是去一中特意挑的吧?」
蘇葉心想這回還真不是,她只是隨便搜颳了幾本菜譜讓他們學。這年頭的學生娃動手能力特別強,聰明伶俐又吃苦耐勞,讓他們琢磨一段時間,普通的食物都能做出花樣。
何老師用特供卷買了幾瓶上好的茅臺酒,村子自從有了果汁廠後,跟各大廠子的聯絡便多了。他經常和工廠打交道,沒少攢這種奇奇怪怪的卷。何老師一直記著蘇葉以前愛喝茅臺,特意用長友的花生油票換了茅臺的特供卷。
他給蘇葉斟了酒,敬了她一杯。他看到了她心目中新農村的模樣了,豐衣足食、人人安居樂業。
年底周毅去省裡開會,把這些資料匯報給了領導:阮儒良的「豐實系列」的糧食產量年年攀升,清溪縣今年試種紅薯大獲豐收,上溝村今年秋收糧食是去年的四倍,村裡的肉蛋養殖場月均給城裡輸送1000斤蛋、500斤家禽,村裡新建的工廠銷售超過10000瓶果汁,漁類養殖收益頗豐,村裡人均年收入破100元大關。
「上溝村模式」被證明是可行的,等明年開春,何老師和周毅還要去開表彰會,向各個領導匯報上溝村模式。
何老師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柔情,也許幾十年後,他們真的能趕超港城。
零點的時候,當遠處寺廟傳來守夜的鐘聲。那一瞬彷彿萬炮齊響、遍地開花,村裡的鞭炮熱鬧地響了起來。讓人大老遠都能看到閃耀的火光,小孩吃飽了飯拎著燈籠到處串門,大人們笑著點鞭炮。鄉下沒什麼娛樂活動,以前只要天黑了,大家就睡覺了。但在除夕夜家家戶戶都默契地點起了油燈,頭一回闊氣地把煤油燈點到天亮了。
反正左右撐死了也不過浪費一兩斤煤油,他們點得起
第112章
大年初一, 天空泛出魚肚白。
蘇葉在一陣熱熱鬧鬧的爆竹聲中醒來,她醒來後地面已經鋪滿了厚厚的紅彤彤的爆竹屑,到處瀰漫著一股爆竹的氣息。
這是新年的味道。
馬支書大清早就來到了知青宿舍, 塞了幾個大紅包給幾個年輕的老師。
蘇葉拆開一看,驚呆了, 居然有兩塊錢鉅款。從老支書手裡拿到錢很不容易,他平時是很節省的人,寧願走二三十公里也要省一塊錢車費。
老支書分別給了蘇葉、何梅梅、周毅、何老師以及牛翠花紅包,光紅包錢就去了十塊。
蘇葉打趣道:「老支書今年發財了。」
馬支書樂呵呵地說, 「拖蘇老師的福, 我可不是發財了?」
他們家人丁興旺, 兒子女兒都是壯勞動力, 馬根生被評為了勞動積極分子, 光年底的大隊分紅就拿了六百多塊, 再攢攢錢明年該蓋座青磚水泥房了。
蘇葉送馬支書出門,她忽然愣住了。
一道頎長筆挺的身影也屹立在寒風中, 他穿著一身松枝綠,晨露打濕了他的衣裳、眉毛。不知道他在知青宿舍門前站了多久。
蘇葉急急地小跑到他的面前, 驚喜地問:「回來了不拍電報也就算了, 怎麼到了都不告訴我?」
顧向前放下行李,注視著蘇葉低低地說:「我是剛剛到的。」
他的嗓音彷彿被風凍得住了,更低沉沙啞。
顧向前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見到蘇葉了,她還是老樣子,精神奕奕。她穿著一條黑色的燈芯絨褲子, 水紅色的棉襖, 嘴角尚未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