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張翼飛薦才(第2/2 頁)
馬家軍源於清末爆發的河湟回民起義。
最初首領為甘肅河州的馬佔鰲,在同治三年受陝西、寧夏回民起義影響起兵反清。
後在太子寺一戰大敗湘軍,之後力排眾議,在馬海宴、馬千齡的支援下,挾勝而求撫,率眾歸降朝廷。
起義軍被收編後,重要頭目封以官爵,就此奠定了河州諸馬崛起的基礎。
值得一說的是,此時青馬先人馬海宴,和寧馬先人馬千齡,還皆以馬佔鰲為首。
民國後,馬佔鰲子系在政爭中淡出歷史,馬海宴子系和馬千齡子系分據青海和寧夏,先後投靠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逐漸養大成為割據一方的封建軍閥。
羅靳能在寧馬中做教官,想來能力應該不差,至於他得罪青海馬家軍馬步芳的事,常寧沒有在意。
若是在青海,常寧可能會忌憚對方一二,但在山西,是龍是虎都得給他盤著。
不說如今駐防晉北的趙司令是他的靠山,單說青馬與紅軍當年的仇怨,對方就不敢進山西一步。
但常寧又想了想最近要做的事,有些遺憾的搖頭道
“常某雖然很想立即前往,但最近諸事纏身,恐怕來之不及啊!”
張翼飛聞言道
“在下願代常團長前往相邀,或者也可等常團長何時有閒,在下再陪同前往”
常寧聽後想著也是個辦法,但人才自有傲氣,就如眼前的張翼飛。
雖然感激常寧相救之恩,但從未表現出投靠的意思。
不僅是因為自覺身份原因,更多的是當慣了一把手,又怎麼能習慣再在其他人手下做事。
這也是常寧沒有出言招攬的原因,與其收服不成雙方尷尬,不如示之以恩。
似張翼飛這等江湖人,你越不談報恩的事,他心中就越發覺得虧欠和敬重,不定什麼時候就會以其它方式報答你。
此刻張翼飛又是舉薦人才,又是對此事上心,就是對方報恩的方式。
常寧感謝道
“如此就勞煩張兄了,待我將手上的事處理好,到時再去尋張兄引路”
張翼飛道
“常團長客氣,些許小事而已,若是常團長找我,可到昔陽縣盤山嶺,在下屆時恭候常團長大駕”
接下來二人又談論片刻,張翼飛告辭離開。
常寧叫來常雲,讓他親自去準備槍支彈藥和銀錢,還額外送了三匹戰馬讓對方代步。
張翼飛對此十分感激,雖並未多說什麼,但從態度上就可看出,常寧所做一切都被他記在心裡了。
雖然已經到了機械時代,但此時戰馬依舊珍貴,少有渠道可以得到。
而且山西之地多山繁丘,騎兵可是比裝甲戰車更為實用,常寧的這份禮物可謂是相當有誠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