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逐漸收緊的絞索(第2/6 頁)
第二波戒斷反應襲來的折磨中。
之前提到過,戒斷反應的強度會逐次的降低,但並不是說就能那麼輕鬆挺過。
此刻的雷洪汕已經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腳步也越來越虛浮,他知道再這麼走下去肯定要壞事。
不過這個時候,他已經帶著小蘿莉一路向內摸索,來到了一處較為空曠的天然洞穴中。
這裡明顯比其它地方要冷一點,小蘿莉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顫。
“雷,我感覺這裡好像有風!”
雷洪汕現在的五官和身體感知能力已經被戒斷反應搞得幾乎沒有什麼感覺,他聽到朱迪的提醒後這才四下打量著這個裡。
很快他就找到了原因。
這裡的上方有一個天然的通風口,不過就是一道裂縫十分狹窄,人是不可能過去的,而且外面也黑乎乎的什麼都看不到。
兩個人沒有計時工具,在地牢裡很難精確的計算時間,進到山洞以後也一直沒法看到外面的情況,只能估算著現在應該是晚上。
通風口附近通常會是礦工們在此臨時休息,以及存放物資的地方,雷洪汕趕緊調亮已經警告虛電的露營燈尋找著四周,看能否找到有用的物資。
別說,在一個斷頭礦洞裡,還真給兩人找到了一些廢棄的物資。
這裡原本也有一小段礦脈,被挖空後便被改造成了儲物間。
不過這些置物架已經擺放多年,有些已經垮塌,有些則依舊堅挺的矗立在洞裡。
小心的搜尋了廢棄的箱子和罐子,居然給兩人找到了一個有些破損的戴維燈和半瓶煤油,還有小半罐白糖。
在礦洞內幹活,如何照明一直以來是極為令礦主們頭疼的事情。
像金礦這種環境還好,沼氣、瓦斯伴生情況不是太嚴重。可煤礦井中,瓦斯就是和煤礦的孿生體共存在一起的。
在沒有電燈的年代,打著燈籠點著蠟燭或者煤油燈下礦井,那和點著火機後去看看汽油桶裡還剩多少汽油一樣屬於找死行為。
但是戴嚶帝國的漢弗萊戴維爵士,發現如果將火焰置於一個細密如同篩子一樣的金屬網罩中時,那層金屬網會神奇的將外面的可燃氣體隔絕在外面,不會點燃這些可怕的可燃氣體。
其道理倒也簡單,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細密的金屬網迅速的將火焰的溫度給散掉從而使其達不到燃燒的燃點溫度。
在這個發現的基礎上,他於1815年發明了這種可以在礦井中安全燃燒提供照明的戴維燈,當時戴嚶帝國為了獎勵他的這項發明的巨大貢獻,還獎勵了其兩千英鎊的巨資。
注意,這是1815年的兩千英鎊!
而這種燃燒的燈隨著在應用中,還發現了更多的用途。
在固定燈芯保證正常燃燒的高度狀態下,如果礦井內部可燃氣體濃度較高時,它金屬網罩內的火焰會增加一些藍色火焰,並且增加燃燒高度。
而遇到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時,它的火焰高度會降低。
因此後期的戴維燈還在側面增加了一個可以直接目視的觀測尺表,礦工們可以透過火焰的高度直觀的判斷出礦井此時的危險程度,和採取怎樣的處理措施。
所以即便是到了電燈時代能給井下提供照明,但戴維燈依舊是礦工們信賴且倚仗的重要生產工具之一。
(注: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下相關影片,關鍵詞戴維燈)
雷洪汕快速的檢查了一下這盞被放棄的戴維燈。
燈體是銅和鐵皮製作的,表面在長期使用中沾滿了煤油形成了保護層,沒有在這麼長時間的靜置下被腐蝕的太厲害,小心的倒入煤油,居然還沒漏!
只是有了燈,兩人卻沒在現場找到火柴。
換成是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