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5 頁)
連國君都很少吃三頓飯,而趙武的“領主武裝”已開始一天三頓飯,頓頓有肉吃。在這種情況下,武士的體能可想而知。比如他們的精神面貌就與常人不同,更加精力旺盛——上午訓練完了,他們下午還能按個人愛好進行遊戲,踢足球、打棒球,並因此吸引了不少城市閒人觀賞,贏得不少喝彩!這喝彩也加深了武士對榮譽的追求。
這樣一群有體能,有自信、有榮譽感的私兵,雖然數量少了點,或許比起各大家族動輒上萬的私兵,數量似乎少得可憐,但雙方真要拼起來……趙武堅定的認為:戰勝對方或許有點難,但保護他逃跑,絕對沒問題。
不一會,趙莊姬又感慨了,看到路邊還沒有修好的殘垣斷壁,她感慨:“我兒苦啊,為娘實在沒有想到趙城居然如此窮困——你瞧,你們居然窮的如此修房子,把一堆亂石堆起來也能住人嘛,我兒真是悽慘!”
路邊的房子是城市改造的結果,水泥誕生後,趙武下令將城市部分重要建築改成水泥石料結構。可遺憾的是水泥產量太小,每月也就是兩三噸的產量,總共也就生產了五個月,所以,城中除了趙武的住宅,其餘的地方依舊採用泥巴糊石頭的方式。但目前,工程進度總被水泥供應拖後腿,有些房屋推到了,蓋到一半沒了水泥,只能停工——這就是趙莊姬看到的處處斷壁殘垣。
馬車走過趙城的市場,市場的百姓彷彿都凝固住了,他們背對著馬路,一言不發的站著,既不與老闆討價還價,也不向過來的車隊打招呼。
這些顧客們可以背過身去無視,店鋪裡的老闆正面朝馬路,他們避無可避,只好傻笑著衝趙武點頭,而後目光胡亂飄散著,寧肯望向其他地方,也不肯再望向行進的車隊。
走不多久,趙莊姬又在發感慨:“我兒苦啊,怎麼趙城百姓窮的連衣料都如此窘迫,瞧那衣袖窄的,裙角高的……可憐啊。”
趙武無話可說,他翻了個白眼,假裝沒聽到。
此時的趙地百姓似乎已經提前有了“胡服騎射”的覺悟。這主要是因為趙地鄰近霍城,而霍城是晉國最北端的邊防重鎮,霍城再過去就是胡人的疆界了。春秋時代沒有嚴格的疆界概念,胡人經常從山路竄入趙境,搶劫鄉間勞作的百姓——這也是晉國最頭疼的事情:山路上戰車難以行進,對付這些胡人,兵少了不行;兵多了,戰車排不開。
趙地多是連綿的大山,百姓經常翻山越嶺,覺得那種流行的寬袍長袖衣服,做起來既費布不說,平常穿在身上,勞作既不方便,遇到胡人襲擊,更是礙手礙腳,難以迅速反擊……
趙武來了後,百姓感覺衣物穿上不方便,恰好有了新參照物——趙武製作的新鎧甲採用了金鏤衣的結構:緊身、緊袖;士兵們在遊戲場穿的訓練服厚麻布製作:衣袖褲腿都收緊,行動方便。此外,金鏤衣光鮮白亮,士兵們每天穿上耀武揚威繞城跑;在遊戲場上那群壯漢身穿緊身衣,也呈現出精湛的對抗技巧。
在這個戰爭頻繁的時代,身體強壯者的愛好就是大多數的愛好——因為身體強壯者能夠給予弱者更好的保護,因此,趙城百姓的依照習慣慢慢地向胡服轉換。其中,普通老百姓的衣服變化最很,服飾變化少的,反而是官員。
ps:求票,拜求讀者推薦票與收藏,多謝了!
第三十三章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下)
趙武在“胡服”問題上的偷步,倒沒想原來歷史上一樣,引起官員的劇烈反對……當然,這也是因趙武在士兵鎧甲上花了太多的錢,讓官員們再不願往士兵服裝上投入更多,本著能省即省的觀點,他們偷工減料地寬大的衣袖被裁去;將衣服裙角提的老高,使“深衣”的款式接近了汗衫;而後,他們又將褲子襠部收得很緊……
如此,兩件士兵服裝能再節省出一件衣服的料子。於是,在外人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