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拼命綻放光彩的劍修體系(第1/2 頁)
長安學宮也不得不承認,他們今年這屆學生中的翹楚既不是馭鬼師也不是傀儡師,而是他這個“普普通通”的劍修。
這種感覺就好像舊時代之中,文科班教出了一個理科狀元一般。
林初墨雙眼緊閉,仔細的感知著體內一絲又一絲的劍元,這些劍元又在不斷的轉化成劍氣、劍罡。
劍道修煉,共有九品,分別是九品後天境、八品先天境、七品罡氣境、六品劍勢境、五品劍意境、四品心魂境、三品合一境、二品劍域境、一品劍仙境。
與靈脩相比,劍修更像是脫胎於武道一途。
何謂武道?
武道是舊時代末法時期,修真之路幾近斷絕,古人所創造出來的另一種修行之法,似乎是從“肉身成聖”的路子衍化而來。
相比於財力與悟性,武道更看重刻苦與堅持,甚至是運氣。
畢竟修煉者需要經過反覆打熬筋骨,在這過程中,稍有不慎,甚至會將自己練廢。
不過,這也是使普通人能夠獲得超凡力量門檻最低的修煉體系了,修煉大成者甚至可以成為陸地神仙。
沒辦法,那個時候絕地天通,雖然總有羽化飛昇的記錄,不過那種都是道教一脈,內丹元神之法,肉身飛昇的別說是寥寥無幾,根本就是沒有。
而劍道,則是武道一途中最為傑出的一支,相比于歸於體修一途的拳法,腿法,橫煉法等等,在新時代之戰結束之後的三千年來 劍道卻是經過不斷的完善,從武道一途中獨立了出來,與從傳統修真體系衍化而來的靈成為了當今華國兩大主流修煉體系。
甚至有了飛昇之法。
學院與學府是學不到劍修道法的,只能學一些武道基礎,打熬筋骨,積攢內力,使得武道修為從九品後天提升到八品先天之後方能學習劍道法,將內力轉化成劍元。
選擇劍修,與林初墨覺醒的天賦密不可分。
因為他覺醒的天賦是“劍道親和天賦”。
歷經千年的發展,人們將覺醒的天賦分為:強化類、親和類、異能類三種。
強化類分為強化自身或者強化他物,諸如視力強化,力量強化,速度強化。
親和類天賦則是對某一類特定事物“敏感”,如同元素親和類,就是能覺醒駕馭不同元素之力,動物親和類則是天生的馭獸師,還有就是林初墨這種大道親和類,註定了他只能走劍修一脈。
至於異能類,則是包羅永珍,諸如念力,催眠,甚至是瞬間移動,時空穿梭等等,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天賦只不過是比較“科學”的說法,這些天賦能力在曾經的傳統修真界就是所謂的“靈根”。
只有確定了靈根屬性,才能更好的修煉契合靈根的功法。
只不過相較於傳統修真界的靈根,如今的天賦能力當真是更加的五花八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覺醒不出來的古怪天賦。
如此,華國的修煉者,一共有三部分組成,一是覺醒天賦,二是修煉體系,三是職業。
就拿林初墨來說,就是劍道親和類天賦,劍修一脈,劍客。
林亦白則是動物親和類天賦,靈脩一脈,馭獸師。
諸如長安學宮的傀儡師、馭鬼師,都是比較熱門的靈脩職業。
當然,像是林亦白這種小小年紀就契約了五品元嬰境大妖的馭獸師只是少數,畢竟寵獸的實力越強,撕裂契約的風險就越大,帶來的反噬也就越重。
當然,這不包括大寶那條傻狗,誰叫它是在還身為幼崽崽的時候跟林亦白籤的契約呢?林初墨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初臭老爹讓綿綿籤血契還真籤對了。
畢竟血契是根植於寵獸靈魂裡的,即使大寶會吃了臭老爹,也不會碰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