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守春(第2/2 頁)
跟我一起下鄉,考察一下農業情況,實踐出真知嘛。”
郭守春聞之立馬將書本合上,站起身來高興道:“好啊,咱們什麼時候動身出發,我早就想去田間實地考察一下。”
教育改革雖然激進了些,但就目前來看還是出了一些成就的,尤其是報名北平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部分學校也開始模仿起來。
程諾在欣慰高等教育的同時,也在擔心基礎教育。畢竟高等教育做的再好,沒有底部支撐,那也是空中樓閣。
民以食為天。
尤其是鄉下的娃娃,不大年齡就得出門幹活,一年到頭也就雙草鞋穿穿,靠著給地主家放牛才過得下去。
肚子都吃不飽,讓這些家長送孩子去學習,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農業也是一件長期工程,選種育種至少得花上幾年功夫,越早推行越好。
雖然程諾也知道,對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但問題是他沒有這個能力,只能留給偉人。
既然封建土地所有制、小農生產和人口過剩都是目前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那麼農業科技的改良與推廣便成為突破眼前困境的最好辦法。
進行農業科技改良與推廣,提高作物產量,既受到地方統治勢力的歡迎,也不觸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且地主等既得利益者因為擁有大量的土地,推廣新的農業技術,尤其是推廣作物良種,比較容易增產增收,推廣成效較大,也能受到農民的歡迎。
外敵入侵、軍閥混戰、政局動盪、經濟拮据等等,程諾知道這個時代充滿了重重問題,但他也知道這些不是他不做的理由。
程諾點點頭:“精力有限,我們就圍繞著北平周邊先初步調查一下,摸摸畝產,看看他們是怎麼耕種的,當然作物先以小麥為主,等我們人手多了再考慮其它作物。宜早不宜遲,你收拾一下我們就走。“
“好,我帶上速寫本,碰見有價值的植物也採集一些標本。”
其實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提前佈局也能應對一戰後列強農業產品的傾銷。
隨著他們後面實力的恢復,洋麵等會大批次傾銷到國內市場,導致農民不得不廉價出賣農產品,而此時的小麥畝產量才不過100斤左右,也就後世的十分之一,根本應付不了這場危機。
穀賤傷農,豐收成災。
加上天災人禍,地主家也沒餘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