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春播(第1/2 頁)
2天后,接到鍾慶電話:種籽到了。
往返了三趟,才把種籽全部運到家。
陳渝心想:要是有輛皮卡車就好了,一次就解決了,以後拉化肥、運點貨什麼的也方便。
把心思給妻子說了,鄭冬梅嘴角一抿,笑著打趣到:“你還沒學爬,就想學走了?!好高騖遠的傢伙。”
陳渝也知道家裡經濟緊張,接下來播種、施肥、除草都是一大筆開銷,所以也就是在心裡想想而已。
要想添一輛皮卡車,至少得等到七、八月份,第一批折耳根上市才有條件。
而要想折耳根產量高,在播種的時候必須以磷肥作為底肥。
在運種籽的時候,陳渝在鎮上的供銷合作社化肥商店去打聽了一下,磷肥的價格220元/100斤。
一畝地需要100斤底肥,除了留著種蔬菜的10畝地,用來種折耳根的180畝地,光是底肥就斤,合計9噸重。
考慮到家裡沒這麼大的地方堆放,今天先買1000斤,其餘的待播種的時候再來慢慢拉。
種籽和化肥運回家後,陳渝到曬壩裡喊到:
“各位叔伯孃娘,明天早上八點開工,刨溝撒折耳根種籽。我家沒得多餘的工具,還得麻煩大家自帶鋤頭!”
話音剛落,曬壩周圍各家就有人走出來應答:“陳渝,明天算我家2個人。”
“我家出一個人。”
“我家出三個人。”
。。。。。。
“沒問題!大家不要急,村裡有一個算一個!哪些人刨溝撒種籽、哪些人挑肥施肥,你們自己搭配。”
“但有一點我要事先宣告,那就是:不能把自己累著了!”
“放心好了,這點小活,不在你大爺話下。”
“不要覺得你大叔年紀大,挑個百十來斤比你空手還走得快!”
“大娘刨地比男的還快,一天種他個一兩畝地完全沒問題。”
。。。。。。
村民們個個熱情高漲,恨不得馬上扛上鋤頭就下地。
讓陳渝再次感受到家鄉人民的純樸,以及對掙錢擺脫窮苦的渴望!
根據網上查詢的資料,再結合陳興林這個曾經的大隊農技員多年的種植經驗,陳渝向大家講解了有關播種的行距、種籽與底肥用量等技術要求。
交待完畢,陳渝就開始登記明天出工的人員和數量。
統計下來,全村有近40號人出工。按這勞動力數量,估計5天就能完成播種。
陳渝還是低估了大家的熱情。
當第二天七點半,自認為起了個大早、拿著種籽來到地裡時,發現村裡的人早就到了地裡,已經熱火朝天干起活來了。
陳渝父親也在地裡,指導村民如何挖溝。
“早上好!”
陳渝對著山坡上扯著嗓子大聲招呼:“大家用不著來這麼早,有活慢慢做就行了!”
“陳渝,你三叔雖然書沒有你讀得多,但一年之季在於春、一日之季在於晨這個道理我們還是知道的。”
陳興明嘴上說著話,手上鋤頭揮動不停,答應:“大家都想著早點把種播下去,不耽誤今天的收成。”
“三叔,你今年不出去做工啦?”
“不出去了,現在行情不好,累死累活辛苦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還難拿到工錢。你搞這麼大的規模,我琢磨也需要不少人手,乾脆就留在家裡幫你乾乾活。”
陳興明開玩笑到:“到時,你可別嫌你三叔手腳慢!”
“三叔,你這話是在打侄子的臉喲,村裡誰不知道你是種地的一把好手。”
看著陳興明手裡不停舞動的鋤頭,陳渝對大家喊到:“開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