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屈辱(第1/2 頁)
【抽時間寫了一點,這段時間的更新可能不會太穩定,大家可以攢攢再看(抱歉抱歉)。】
直播屏上,眾人看著清朝的歷史發展,發現康、雍以及乾隆前期還能看看,從乾隆後期開始,整個清朝就明顯沒落了。
清廷統治階級奢侈享樂,底層人民苦痛不堪。
清朝表面看著繁榮昌盛,其實背面早就千瘡百孔了。
看著資料提及到的頻發的農民起義,有人覺得清朝面對這個局面是他們應得的,可憐的是那些底層人民。
唐朝。
李世民看著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連連搖頭。
他一邊看,一邊和大臣們討論:“清朝的統治者可真自大啊!雖然整個華夏大地這麼多年發展下來,物產豐富,但是怎麼就能直接和外人斷絕交流呢?”
就算他們大唐已經十分強大了,他們也還是和別國保持一定的接觸的。
魏徵:“或許是過於懼怕漢人推翻他們的統治地位吧。”
畢竟整個z國這麼多朝代下來,漢人當政的統治時期最長久。
李世民認同地點點頭,他也是這麼覺得的。
不過清朝時期和他們大唐時期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他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當時整個世界的格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味地守著以往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同時李世民心裡突然升起一股危機感:
雖然大唐離清朝還挺遠的,但是歷史說明了,沒有哪一個民族會永遠強盛不衰,一旦稍微鬆懈,別人可能就會超越你。
他在心裡給自己寫上一句警語:過度的驕傲自滿必然導致衰敗。
明朝。
朱棣看到資料裡寫了,清朝時期,海外的國家為了和清朝做生意,送了一些禮物過來。
“原來清朝時侯就有人送了望遠鏡、汽槍、獵槍這些東西過來了。”
還有,天體執行儀、地球儀、戰艦模型這些東西,看著都十分厲害的樣子,居然被清朝統治者當作普通玩物對待了。
朱棣覺得這個乾隆真是鼠目寸光,比他還封閉,居然都沒重視這些東西的重要性,簡直浪費了一個發展的好機會。
在心裡暗暗罵完清朝,朱棣不由得思考起來,如果此時有異國人送這些東西來大明,自己又會如何讓應對。
思考半天,無果。
朱棣覺得這種假設好像也沒什麼意思,不過他覺得自己怎麼也不會如乾隆這般,盲目地把所有東西拒之門外。
越往後看,大家心中越發震驚。
就因為清朝關閉了對外的經商通道,貪婪的外來者利用先進的技術在大清進行考察,摸清了清朝的實力,知道清朝看似華麗,實際上就是一個空殼子。
兩次ya片戰爭、《南京條約》《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天津條約》《馬關條約》、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瓜分z國等內容看得大家瞪大了雙眼。
這完全就是一部屈辱史好不好?就這樣他們還敢自稱強盛?
這完全就是盲目自信導致的滅亡啊,這個清朝真是讓人無言。
整個清朝歷史看下來,大家心緒複雜。
西漢。
劉徹怒拍桌子:“豈有此理!想我泱泱華夏一直居於世界之巔,到了清朝竟淪落到如此境地,奇恥大辱啊!”
一路瞭解下來,z國土地上的朝代雖然一直在更換,除了一些特殊時期外,z國始終是處於統治者地位的,怎麼都是異邦臣服於z國。
就算戰亂不斷,那也是這片土地上的人自己在爭鬥,嚴格來說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清朝倒好,不僅給別人送土地,送真金白銀,連在自己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