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犁地種豆磕cp(第1/2 頁)
晚上杜曉娟又去了蔣木匠家,還帶了一包點心。
今天買牛的時候,順便打聽了一下板車的價格,蔣木匠給她的價格確實是非常便宜了。
梅氏最是好吃,看到杜曉娟這會來拿犁,還給她帶了點心,開心的手舞足蹈,黃氏點心鋪哪是她能買得起的,逢年過節都捨不得買這麼一大包,果然幫助杜曉娟,跟她結善緣準沒錯,真是後悔之前第一次的嘴賤
梅氏怕杜曉娟拿不動,還讓蔣木匠給她送回去,真是貼心的服務啊!
拿到牛軛,杜曉娟找了一些破布一圈一圈纏起來,讓它變得柔軟,這樣明天煤球犁地就不會感到那麼疼了!
杜曉娟看著煤球光禿禿的站在院子邊上,家裡還得搭個牛棚啊,等秋收播種都忙完後,再請村裡的叔叔伯伯們幫忙,給煤球搭個窩!
正想著呢,張大伯就來了,“哎喲,我今天一直在打麥子,也沒空回來看看,曉娟,這就是你家買的牛吧,養的健壯,皮毛順滑,真不錯!真不錯!”
杜曉娟笑著回應,“是的,張大伯,你家要是需要用牛犁地或者去鎮上,直接跟我說,只要我家不用著,您隨時牽走。”
張大伯聽到曉娟的話,很是開心,“就是沒有牛棚,萬一下雨了可咋整”
“等過幾天,我找村裡的叔伯們幫忙搭個牛棚!”
張大伯聽了急了,“找別人幹啥,你張伯我就能給你搭好,讓你張大哥和俊豪哥搭把手就行,保管給煤,煤什麼來著?”
“煤球!”
“對,煤球,子峰告訴我的,我給忘了,給煤球搭個舒舒服服的房子!明天我家麥子就可以收回家了,下午就能開搭!”
這不是瞌睡送個枕頭麼,來的正是時候!“行,明天你們先把麥子裝好,我家上午要犁地,等中午的時候,我去找蔣木匠借板車,讓煤球給您拉回去,先讓它賣您個好,再給它搭棚子!”
哎喲,這寶貝煤球要給他幹活了,張大伯樂呵呵的悠回了家。
次日,杜曉娟先把杜昌榮安排好:上午在家讀書寫字,下午挑豆子,挑豆子累了就去打幾捆草,回來接著挑,安排的明明白白,滿滿當當!
杜昌榮也執行的很好,上午和二丫一起讀書寫字,二丫不會的,他就充當小老師;下午讓子峰陪他一起挑豆子,累了就一起去割草,割完繼續挑
杜曉娟牽著煤球,走向田野,光禿禿的麥田,失去了生機勃勃的樣子,只剩孤獨的麥茬留在田地裡。
不知是誰家的麥田黑糊糊的一片,麥茬被焚燒個乾淨。
焚燒秸稈是幾千年的習慣,在現代都沒有完全被管制住,每年秋收後,總有公職人員在各個村裡溜達以防有人焚燒秸稈,抓到就罰錢,就這樣還有人偷偷焚燒
農民大部分是樸實的,也有些是愚昧的,不相信科學種植。擺事實,講道理也仍然只堅信自己的習慣和理念
麥茬焚燒是影響環境,會對空氣造成汙染。最重要的是會對土壤造成嚴重的危害,焚燒過後的田地,土壤內的有機物質,微生物,原生的益蟲小動物都會被不同程度的燒燬或燒死。草木灰確實可以施肥,但不是燒過的麥茬剩下的草木灰
這麼多年都改變不了的習慣,杜曉娟也制止不了。
杜曉娟在前面牽著煤球,蘇氏在後面扶著犁,煤球彷彿通人性一般,傍著田埂緩緩的走,低著頭往前使勁的拉著犁鏵,泥土快速的向旁邊翻滾開來。
杜曉娟心疼煤球,每犁幾圈就停下來讓她歇歇,喂些青草。
一上午就犁了一畝地,中午幫張大伯家把麥子拉回家,他家的地多收的麥子也多,拉了好幾個來回才拉完,把張大伯心疼的不得了,趕緊拉去吃吃草喝喝水!
中午休息一會,張大伯就領著張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