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頂樑柱打麥子(第1/2 頁)
杜大娘雖然不服氣,但是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敢再造次,只得老實按照里正的要求,把杜曉娟家的麥子還了回去,剩下的麥子運回了自家院子。
看到杜大娘家灰溜溜拉走麥子,里正最後還不忘了向大家敲打幾句,“大家都散了吧,抓緊秋收,互相監督,再也不許有偷別人家糧食的事,再有敢犯的,直接抓了去送官!”
杜曉娟知道里正只是為了嚇唬村裡人,這個時代的村落都有自己的解決方式,村裡人打架鬥毆都不一定會送官,更何況只是拿了幾根麥子,十里八村哪家要是有被官府抓走的罪犯,整個村的小子都娶不到外村的媳婦了,姑娘也嫁不出去了
只要他們以後不來煩她就行,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再來招惹,就別怪她心狠手辣了!
一番扯皮拉筋,都快中午了,杜曉娟一家直接回去吃飯了,吃完飯也沒休息,緊接著下地繼續割麥子。
下午申時(四點)才割完今天的一畝地,去借板車的時候,杜曉娟感激的向梅氏道謝。梅氏笑著擺擺手,“小事,小事,你昨天給嬸子家,送的肉和果脯實在是太好吃了,以後村裡誰敢欺負你,嬸子第一個不同意!”
嘖嘖嘖,某人昨天可不是這麼說的,還覺得人家是狐狸精會勾引她丈夫呢梅氏:就我家漢子那又黑又瘦還矮的挫樣,除了自個應該沒人看得上
運完最後一車麥子,杜曉娟和蘇氏踏著月光回了家。到家後,杜昌榮竟然把晚飯都做好了,雖然只是簡單的粥
杜曉娟一陣感動,吾家有弟初長成啊!
接下來的兩天再沒人來搗亂了,地裡的麥子也都收完了。
打穀子這天,杜曉娟早早的就吃飽飽,跟著蘇氏一起去打穀場,沒有任何機械化的時代,杜曉娟算是見識到,原來割麥子還不是最累的活
有人是用石磙子脫麥粒,抓起一捆麥秸使勁的摔打在石磙子上,金黃的穀子有的掉落在石磙子的凹槽裡,有的滾落在四周到處都是。
大部分人都是手持連枷,上下揮動竹柄,使敲杆順時針轉動,麥穗相對,秸稈朝外,不停的高舉甩轉,抽打曬場上的麥穗,使麥粒脫落。
打穀場到處都是“噼啪”,“噼啪”的連枷聲,杜曉娟本以為被生活壓彎腰的莊稼漢,每天都有幹不完的農活,本該是落寞的,不甘的,滿臉愁苦的。
可是此時的大家,是鮮活的,愉悅的,滿懷希望的,就算他們割完一整天麥子累的渾身精疲力盡,就算他們用擔子一趟趟從地裡挑到打穀場,就算他們手持連枷不停的揮舞的著手臂,日復一日的勞動,並沒有磨滅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反而在辛勤的付出勞動後,享受豐收獲得的快樂!
揮舞著連枷打了一整天麥穗,累成狗的杜曉娟,尊重他們的快樂,但她真的不快樂累癱了,胳膊彷彿不是自己的了。打麥穗還必須在熱的時候打,麥子曬的乾乾最好脫粒。
嗚嗚嗚,吃了一整天的灰,打穀場到處都是塵土飛揚,又髒又累,這農活,幹不完,根本幹不完。
我要幫娘分擔農活,我是家裡的頂樑柱!我是家裡的頂樑柱!頂樑柱!
次日,頂樑柱杜曉娟在經過無數次的自我鼓勵後,又踏入了打穀場!
麥穗經過連枷的一遍遍敲打,用揚叉翻動幾次麥秸後,最後一粒麥粒也經不住捶打,悄悄的脫落,獨自剩下麥秸稈。
沒有麥粒的麥秸稈也大有作用,沒有錢蓋青磚大瓦房的,蓋房子就會用到麥秸泥糊牆和麥秸稈當房頂;沒有錢買棉花被褥的,會在冬天鋪一層厚厚的麥秸稈取暖。最直接的就是,把麥秸稈堆放成一個個草垛,在家門口或者院子裡,可以隨時引火燒鍋用。
麥子曬上兩天,用推板來回推著,木耙來回耙著,讓麥粒經過暴曬曬透。
讓小孩子們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