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第1/2 頁)
(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出逃的田楷如驚弓之鳥一般,拼命地拍打著馬背,身後揚起陣陣塵土。他臉色蒼白,眼神充滿恐懼和絕望,只想著儘快逃離這片血腥之地。而此時,原本負責守衛廣陽俊靡城的守軍們則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他們沒有找到田楷的身影顯得驚慌失措,完全失去了應有的戰鬥意志。
眼看著田楷漸行漸遠,北城守軍們心中雖然充滿無奈,但卻毫無辦法。他們紛紛丟下手中沉重的武器,彷彿那些兵器已經成為了他們生命中的累贅。接著,又迅速卸下身上厚重的盔甲,任由它們散落一地。此刻,就連那敞開的城門也無人顧及,彷彿它已不再重要。
在一名百夫長的帶領下,這些北城守軍默默地離開城牆,悄悄地融入到城中的百姓中去。他們行動快速,不敢去掃視民房裡百姓的目光,生怕被發現自己曾經是守城計程車兵。
與此同時,一些在周邊遊蕩計程車卒無意間發現北門竟然空無一人駐守。這個驚人的發現讓他們大喜過望,急忙轉身向大營飛奔而去,想要將這一重要情報傳達給己方將領。
得到訊息後的管亥異常興奮,他毫不猶豫地指揮著大軍向前推進。屬於管亥的大纛迎風飄揚,發出獵獵聲響。大部隊浩浩蕩蕩地向著廣陽俊靡北門挺進,很快便成功佔領了廣陽俊靡北邊城門。
隨著大批平州步卒湧入城池,一場慘絕人寰的屠殺和調查隨即展開。這些士兵如同餓狼撲食一般,衝進一家家富戶之門,毫不留情地搜刮財物、抓捕人口。對於那些忠誠於公孫瓚的官吏,更是格殺勿論,絕不手軟。
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為了鞏固後方的統治,屠殺似乎成了一種不可避免的手段。儘管這樣做可能會揹負千古罵名,但林北的麾下將士們卻毫不畏懼。因為他們深知,只有透過這種鐵血手段,才能徹底消除潛在的威脅,確保勝利果實得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是非對錯,此時已無暇爭辯。世人往往如此:一個作惡多端之人,若其一生行惡無數,但偶然間做了一件善事,眾人便會對他刮目相看,甚至將其視為改過自新、得到昇華之人;而一個善良正直之士,倘若他堅守正道一生,卻只因一時疏忽犯下些許小錯,那這點錯誤便會被人們無限地放大,成為眾矢之的。此乃人心叵測之處啊!
然而,只要能夠一統全國,屆時,自然會有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站出來,為林北及其麾下眾人據理力爭、辯論是非。因為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寇,一旦取得最終勝利,過往的種種行為皆可找到合理的說辭與解釋。
再者說,世間之事本就如此,不透過掠奪又怎能有所收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只不過是剝削者的一句謊言罷了,只有不勞而獲得來之物,方顯得最為誘人、香甜。
且看此刻戰場上,源源不斷的平州士卒如潮水般湧進城內,原本負責守城計程車兵們逐漸力不從心,難以抵擋這洶湧而來的攻勢。
他們苦苦支撐,卻終究無法扭轉戰局。不知何時起,終於有人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率先拋下手中的兵器,高高舉起雙手,表示願意投降。
這一舉動猶如導火索一般,瞬間引發連鎖反應。其他守城士卒見狀,彷彿多米諾骨牌倒下時相互影響那般,紛紛效仿起來。一時間,投降之聲此起彼伏,整個城池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林北所率領的軍隊有著一條鐵律:除非敵方心甘情願地親自前來投誠認輸,否則一律格殺勿論!
對於所謂的招安勸降之法,根本不屑一顧,認為那隻不過是一種虛情假意、怯懦無能的表現,既想要好處又想保留面子,這種自相矛盾的行徑實在令人唾棄。如果真心想投降,那就大大方方地主動走出來;若是不肯投降,那麼就休怪林北手下的將士們送他們一程,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