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禮制稅(第1/2 頁)
就聽高拱大聲對其他內閣輔臣說道:“諸位,李文貴提議的廢人頭稅,改為禮制稅,本官以為,實乃利國利民之策,又秉承太祖皇帝旨意,可謂一舉多得。”
“百姓不用交稅,又沒有了丁役,自然不用隱匿,我們大明朝的人口,便能在隆慶朝突增,人丁興旺,便是中興之相!”
“以後凡有大修大建,百姓有錢,則百姓不會畏之如虎,難得賺錢,百姓又能富足,便能有盛世之基也!”
“如今禮法形同廢棄,上下尊卑無序,有錢人家,奢侈無度,風氣影響極差,最為典型的,便是揚州鹽商。徵收禮制稅,可殺此等風氣,又為朝廷增收,一舉兩得!”
“是故,本官贊成用禮制稅代替人頭稅,誰贊成,誰反對?”
高拱說到這裡,掃視他的同僚,那雙眼睛瞪著,猶如虎視眈眈一般,誰要是不同意,他估計隨時能開噴。
其他內閣輔臣,本來就是贊成這個稅制革新的,因此,自然沒人會反對。
事實上,他們這些大明朝的最高階官員,其實是受惠的。
朱元璋當初規定的禮制,是按照品級來的。而在場的這些內閣輔臣,都是官場最高品級的官員之一了。嚴格禮制,並不會影響他們,甚至可以說,對他們有好處,尊卑分明。
後世的人人平等觀念,在這個時代是不存在的。
此時,高拱見沒人反對,便立刻和其他內閣輔臣一起,開始商議具體的禮制稅。
等到快散衙的時候,初稿就出來了。
之所以簡單,是因為他們只需要根據太祖皇帝規定的禮制,一條條商議該收多少稅為好便可以了。
高拱拿著這份初稿,對其他內閣輔臣說道:“本官先走一步,去找李文貴看看。這事是他想出來的,說不定看了這禮制稅之後,他還有什麼好提議!”
其他人聽了,都是贊成。甚至張居正聽了之後,便開口表示,他想陪同高拱一起去。
其他人是不願意和高拱相處的,因為那嘴太臭了。張居正要湊過去,他們才不會跟。
高拱對張居正這個得力助手,倒是挺滿意的,自然不會有意見。
於是,他們兩個人,便提前散衙,前往皇城根下的李府那邊去了。
這會兒,李文貴正陪同媳婦在說話,聽他媳婦從大姐那邊聽來的一些孕婦心得,以及一些宮廷八卦,聽到高拱和張居正一起過來求見,他就猜出來,大概和他今天在內閣說的那些話有關。
對於他們,他當然不會怠慢,就直接安排會客廳見面了。
高拱在會客廳門口遇到李文貴時,也不管李文貴是不是有事在忙,方不方便之類的,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文貴啊,你且看看,內閣已經定下了禮制稅,你要是有什麼其他想法,不妨說出來!”
說著話呢,就把一個奏本遞了過去。
李文貴見了,便也不客套,一邊請他們入會客廳入座,一邊接過那本奏本,先看了起來。
內閣商議出來的禮制稅,內容並不是很多。李文貴很快看完,抬起頭看去,發現高拱和張居正都在看著他,便開口說道:“確實有一些想法,我說出來,供兩位大人參考。”
高拱一聽,一下來了興致,當即笑著說道:“果然沒白來,你且說說,看你的想法是否有用!”
張居正只是微微一笑,並不說話。
李文貴聽了,看向他們兩人,認真地說道:“我一直有在想,王朝更替,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每次的興衰,就是百姓的苦難史。如果能減少更替,則便是造福百姓。而我所想到的,王朝更替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聽到他說話的開頭,不管是高拱,還是張居正,都是一下嚴肅了起來。
真正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