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人口和土地(第2/2 頁)
事實上,問問李文貴的意思,也只是隨便問問。畢竟這是朝堂上的大事,不是李文貴擅長的,問不出來也不意外。
結果,讓隆慶帝沒想到的是,李文貴在“想”了一會之後,便抬頭看向他,帶著一種自信說道:“姐夫,這個事情,其實也可以從做買賣的角度去考慮。”
隆慶帝一聽,頓時意外了,這種朝堂上的大事,竟然也能從買賣的角度去考慮?
真要這樣,豈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從買賣的角度去考慮了?
他感覺自己得到的結論,好像有點不可思議!
於是,隆慶帝便下意識地追問道:“怎麼講?”
邊上的李文進,基本上在這種場合下是很少開口的,此時聽到對話,他也是好奇,豎著耳朵聽著。
李文貴這邊,就給隆慶帝解釋道:“姐夫,我想,那些隱匿的人口,應該是為了逃稅。對吧?”
大明朝是要收人頭稅的,如果在官府沒登記,自然就不用交稅了。
隆慶帝聽了,毫不猶豫地點頭,這個結論並不難理解的!
看到他點頭了,李文貴就繼續說道:“隱匿的人口,其實平日裡做事,也會有不少麻煩的。只是相對要交稅來說,他們還是選擇了平日裡麻煩一點。但是,要是他們不用交稅的話,會不會因為平日裡做事比較麻煩,就會主動向官府登記了呢?”
隆慶帝一聽,當即皺了眉頭說道:“不收稅?那登記個什麼,又有什麼用?”
李文貴聽了,有點無語,他感覺,如果是高拱張居正的話,絕對不會問出這樣的話。
面對隆慶帝,他只能解釋道:“朝廷要掌握治下一共多少人口,當然是有用的,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朝廷制定國策,都是相關的。”
他不想多浪費口水,隆慶帝真要詳細瞭解的話,可以去問他的內閣輔臣。不過他估計,隆慶帝其實不會感興趣。
因此,李文貴就接著往下說道:“至於隱匿糧田的事情,倒是容易很多。畢竟人口可以躲藏,糧田卻是沒法躲藏。高大人他們已經實施了大半年的考成法,在丈量糧田方面,應該不大會有問題。因此,可以結合這兩者,一起考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