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大明月報(第1/4 頁)
從某個角度來說,報紙的主編,就是指點江山,書生意氣。而徐渭以前時候,因為自身經歷,是屬於比較憤青的那種,他渴望過科舉,也當過浙直總督的幕僚。
因此,他很是喜歡做這份報紙的事情,發自真心地向李文貴做了保證。
隨後,報紙這個事情,就正式開始安排了起來。
書社這邊來說,基礎可以說是非常好。印刷,排版的人才都有,抽調一部分人手出來,在李文貴的把控之下,第一份報紙便很快印出來了,在京師的書社銷售分鋪開始銷售。
“咦,這是什麼,書不像書,畫不像畫的?”
“這是書社新出的報紙,裡面的內容非常好看,要不,您瞧瞧?”
“咦,這是郵政的詳細介紹,不錯啊,正好可以看看。”
“還有這是什麼,蒸汽機的應用?這可是個新東西,據說很火,一般人都買不到,今日我倒要看個稀罕了!”
“原來這是摺疊起來的,這邊還有文章。看看,我看看是什麼內容?”
“這是京師的物價?這麼多種類,這個沒興趣。”
“這是什麼,書社即將出的連載書介紹麼?這個倒是感興趣!”
“……”
很快,有人問了報紙的價格,然後掏錢買走了;也有人問了報紙的價格之後,最終放下報紙走了。當然,也有一些人,就一直站在那看報紙,看完之後,不掏錢走了。
徐渭作為報紙的管事,蹲在一個人流比較大的點,看著報紙的售賣情況。最後,他總結出幾個規律。
報紙的內容,最好再多點,讓人不能站在那裡一眼掃完,這樣的話,很大一部分人會買走再看。
另外,至少在他觀察的這個點,他發現不少買報紙的人,對時政比較感興趣。仔細想想,他感覺因為這是在京師的原因。
大部分書生模樣的人,對物價那塊並不感興趣,但是商人打扮的,卻是普遍喜歡。
最後,報紙的價格,似乎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徐渭能看出來,不少人本來是想買的,但是因為價格的原因,最終都是猶豫下後不買了。
但是,他卻是知道,報紙的這個價格,其實是成本價,並沒有賺錢的。如果要想再降低報紙的價格,那報紙的銷量就必須要再提升才行。
於是,就這麼的,徐渭連續觀察了三天,並在第四天匯總了報紙的售賣資訊之後,就去給李文貴稟告了,把他總結的內容給李文貴說了一遍。
李文貴聽了,想了一下說道:“你說得確實是個問題,報紙的銷量,還是要想辦法開啟才行。這樣,我用無名的筆名,也寫幾篇文章登到報紙上。另外,我找高大人,張大人他們,也寫點文章發表到這份報紙上,以他們的名氣來帶動,那買這份報紙的人,就絕對會更多。”
徐渭聽到這話,估摸到了李文貴的思路,想了一下之後,諮詢李文貴道:“恩師,要不學生再另外寫一本連載故事,就發在這份報紙上,每期都出,應該也能增加這個報紙的銷量?”
李文貴一聽,當即點頭,笑著說道:“不錯,這確實是個法子,等在報紙上連載完之後,再讓書社出完整版,一樣能售賣。”
後世時候,有不少武俠小說,最開始的時候就是登在報紙上發表的。比如,金庸就在《明報》上刊登他的武俠小說。
這邊說定之後,李文貴就找了個時間,先去紫禁城找了隆慶帝,然後隆慶帝聽到他說要找高拱、張居正他們,便立刻讓李文進帶他過去內閣了。
內閣這邊,李文貴還沒進去,就聽到高拱的大嗓門了。聽聲音,似乎是在發火。
李文貴倒不是怕他,還是進去了。
高拱看到李文貴進去時,稍微愣了下,然後便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