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長平之戰(二)(第1/2 頁)
崔文子和李涵相識那麼久了,聽到李涵那麼問,不用多說,他便已經知道了,李涵心中還沒有放棄。
深深嘆了口氣,崔文子神色複雜道:“當時我們奉命,前往趙國的都城邯鄲靜待而動。
其實之前我們每次執行任務,多數都不需要我們親自去做些什麼。若是換個貼切的說法,更多隻是在見證罷了。
我當時本以為這次也會是這樣,可接下來發生的種種卻是和我們想的截然不同。”
說到這,崔文子頓了頓,看了眼李涵,輕聲問道:“小涵,對長平發生的戰爭,你應該不陌生吧。”
李涵點了點頭。
雖然他前世時候歷史學的一般,但這種著名的戰爭,他多少還是有些瞭解的。
不光如此,之前在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在會稽的那段時間,可是並沒有荒廢。
除卻練武外,其餘時間多是在看各國的書簡,關於此事其中也有記錄。
見到李涵點頭,崔文子繼續問道:“那小涵,你可知道趙軍最終大敗的原因是什麼?”
李涵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道:“具體原因我確實不知。
但從書簡上來看,應是這般。
一開始,趙國的軍隊統領乃是因為負荊請罪而頗有名氣的大將廉頗,他面對秦軍,採取的乃是固守不戰的策略。
面對這種情況,縱然秦軍勢強,一時之間也是毫無辦法。
但後來,秦國派人在趙國內散播傳言,言曰廉頗老矣,無能而為,秦軍懼怕之人,乃是曾經打敗過秦軍的趙將趙奢之子趙括。
隨著這般傳言在趙國內傳播開來,最終趙王棄用廉頗,改用趙括為將。
趙括這人,熟讀兵法,但卻毫無隨機應變之能,只會紙上談兵,最終慘敗於白起之手。
最終長平之戰以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結束。”
聽到李涵那麼說,崔文子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你說的沒錯,當時表面的情況確實是這個樣子。
但你可曾想過,趙王就算再怎麼昏庸無道,即便廉頗當時年歲確實已高,若是沒有其他原因影響,又怎麼會因為傳言,而臨陣換將。
要知道,自古以來,臨陣換將便是兵家大忌。”
此話一出,李涵瞬間明白了崔文子的意思。
這當中必然有【伏羲】的參與。
想到這,李涵連忙開口問道:“崔大哥,難道說,當時的趙王換將,有你們……?”
崔文子沉重緩慢的點了點頭。
四十萬的生命雖然不是他親自動手,但卻因為他們而死。
更甚至,白起本不願坑殺四十萬趙軍,但這也是因為受到了他們的影響才做如此行徑。
如此種種,對他一個救死扶傷的醫者來說,確實難以接受。
崔文子努力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這才對李涵講起了當時的具體情況。
當時,他們一行三人在進入邯鄲後,便按照預定的計劃,隨意在城中找了處空的屋子呆了下來。
畢竟之前的種種任務,他們多數都只是站在一旁,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見證“宿命”的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每次執行任務之前,神使雖然平日裡很是冷淡,但都會將任務的目標說出。
可偏偏這次,關於任務的具體內容,他什麼都沒有透露,只是言說,讓崔文子三人先來到邯鄲,靜待接下來的命令。
對此,崔文子三人雖然覺得奇怪,但並沒有將其放在心上。
如今趙國國都內,或許是因為秦軍將至,處處可見人心惶惶,原本繁華的都城,即便在白天,也是蕭條冷清,在都城的街道上,更是少有行人,百姓。
崔文子還能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