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聰明好學的二牛(第1/2 頁)
第二天,胡漢民那位技藝不精的二把刀匠人終是被辭退了。
就在這一天,頭把刀建學爺砌牆柱子的不遠處,一個十來歲的精明能幹的小夥子正忙活著。
他就是二牛,只見他很麻利地在牆上一手拿著瓦刀,一手裝著泥巴。
那劃開泥巴的小手雖然顯得有些吃力,但他依然緊緊咬著牙堅持著。
而另一隻手的磚在泥巴劃開時,被他很隨意地一推,接著輕輕一揉搓泥巴。
那磚的立縫、橫縫裡泥漿的飽滿度,讓站在遠處的包工頭建議叔都忍不住嘖嘖稱讚。
就連躲在樹背後偷看的房東,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建學爺時不時地給這小傢伙指點一二,激動得那小傢伙滿頭大汗。
臉上卻洋溢著笑容,手上的活兒也沒停下。
因為第二天少了一個匠人,小工就多了一個。
包工頭臨時決定讓二牛頂替,這樣一來,小工們的負擔就加重了。
但聰明的包工頭臨時做了調整,變相地給每個小工增加了三分工,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分配。
這可把那幾個小工高興壞了,幹活的時候臉上都帶著笑。
因為付出和收入成正比,誰會不樂意多幹呢?
二牛也不用擔心因為自己不幹小工而讓其他小工心裡有怨氣。
好在建議叔腦子靈活,懂得籠絡人心,同樣的事情,他處理起來就能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這樣的包工頭,活兒能少得了?對質量要求精益求精,對工人公平公正。
大家都能掙到錢,他自己自然也能掙錢!
就憑著這樣的理念,掌櫃的高興,幹活的也樂意,能缺活源?
能缺工人嗎?多少人家在後面排著隊要讓他蓋房,多少大小工爭著要跟他打工!
工錢有保證,而且多勞多得!
二牛在這樣的環境裡如魚得水。
短短三幾天幹下來,把砌牆的工序幹得是越來越得心應手,手法也越來越熟練。
幾乎超過了以前的胡漢民叔,甚至有趕上頭把刀建學爺的勢頭。
一個吃苦耐勞又肯學,一個真心實意地教,就連建議叔也時不時抽空給二牛指點一二。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這不,高村這處活快結束時,二牛對一二牆、二四牆、三七牆、五零根子都已經能夠很熟練地掌握。
建學爺又教他怎麼樣砌柱子,像三七柱子、二四柱子,還有五零柱子。
尤其是牆中間的套柱子該怎麼樣留茬,柱子應該怎樣才能垂直,吊線錘的使用方法等等。
後面建學爺還教他怎樣給牆上抹泥巴。
才能讓牆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那時農民蓋房,只用水泥抹窗門口。
建學爺就給二牛教抹水泥沙灰的技巧。
最重要的是窗門口的稜角要分明,要楞起而直!
趕到第三家幹活時,建學爺又給二牛教怎麼樣整理木料。
俗話說,有個彎木頭,沒個彎匠人。
意思就是要把彎木頭的一個平面都朝上放置。
同樣的木頭基本可以放在同一個位置,這樣,那個部位也能保證是一個平面。
後面緊跟著又教二牛瓦房的技巧,一張瓦怎樣鋪才好看?
瓦跟瓦的左右上下距離該如何把握。
還有鋪瓦的平整度,最後是如何鋪房邊子的瓦。
上面的房脊又該如何處理?房面的瓦是看大平不看小平,房最重要的是……
在農村,蓋房子可是件大事,裡頭的學問可多了去了。
這不,建學爺正帶著二牛,一點點教他怎麼把房子